廈門明代古民居建筑-客家鄉情記憶
鼎美村位于海滄區東孚街道,雖然全村人都操著一口地道閩南話,其實是一個古老的客家村落,定居鼎美已有700多年歷史。也正因為全村人都說閩南話,這個古村落的客家屬性幾乎不為外界所知。通過對鼎美宗祠文化的挖掘,這個客家古村落的神秘面紗才得以被揭開。
鼎美典故
據說元朝中葉,永定下洋胡氏念八郎率二子南行到鼎美肇基。起初,他首先在南坂湖定居,靠打鐵謀生,但他的生一直不盡如人意。于是,他燒香祭拜,請土地公幫忙指點未來。那天晚上,土地公給了他一個夢想,讓他改行養水鴨母。人們跟著鴨子走。如果他發現他的水鴨母一夜之間生了兩個雞蛋,那個地方就是他的發祥地。
一天,念八郎把鴨子趕到馬鑾灣附近的海邊。突然,雷雨交加,他把鴨子趕到鍋尾的破棚子里避雨。第二天,奇跡發生了,每只水鴨媽媽都生了兩個雞蛋。念八郎想起了夢中土地公的指示,就在鍋尾定居下來。因為鍋在閩南方言中被稱為丁
鼎美建筑
鼎美村至今仍有十多棟明代古民居建筑,既有客家風格,又融入閩南特色建筑形式,其中胡氏寺規模最大。胡氏寺被稱為敦睦堂,燈號穩定,建于明朝中葉,面積1000多平方米,三落一護,門前有6座名旗。
在封建科舉時期,所有家庭成員或家庭成員都通過了考試,必須在祠堂門口豎起旗幟,在歷史上留下名聲,榮耀祖先,從而推斷出胡氏家族的榮耀。此外,門外的石獅、門框上的圖案和明清時期的許多官方牌匾都顯示了胡氏繁榮輝煌的歷史痕跡。其中一塊寫著忠誠和勇氣的牌匾也與抗日事跡有關。
鼎美村不僅出現了許多具有科舉成就的先賢;歷史上,它還根據面向海洋的便利,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游蕩。余慶堂五代同堂,愛情是國內外古代和諧家庭的典型代表;杜敘堂是海洋文化的見證。杜敘堂上有一個粉絲的雕塑,非常罕見;余慶堂的西式手表圖案令人驚嘆。
牌匾故事多
明朝嘉靖戊午節期間,日本海盜入侵東南沿海地區。胡的祖先胡文峰平平戰義疏財,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為了保家安民,他散盡家財,組織村民們勇敢抵抗,反復擊退日本海盜入侵,但最終因實力懸殊而被俘。胡文峰寧死不屈,最終被殘忍殺害。
事后,朝廷派監察官御史范獻科贈送忠勇牌匾,追逐州同知,給兒子冠帶,祭祀忠義祠。胡文峰死后埋在鼎美西山頭。墓碑上有一個石亭,叫太子亭。
幾百年過去了,但村民們口口相傳的傳說和故事,以及村里飽經風霜的明代古墓和建筑,都留下了客家人的鄉愁,講述了客家人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