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產土樓:徽派建筑精彩,徽州土樓典型代表!
陽產,位于皖南山區的群山中,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山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村落。陽是指面向陽光的產在當地方言中意味著陡峭,群山中的向陽之地,故名陽產。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靜封同父異母弟姬友于鄭地,即陜西華縣,建立諸侯國鄭國,歷史上被稱為鄭桓公,是鄭氏的始祖。東漢末年,三國爭端,鄭分散避亂,其中一人遷至安徽省宣城市丹陽縣。
在歷代戰爭中,從丹陽遷至安徽省涉縣,南宋戰爭期間從涉北遷至涉南深渡鎮定潭村。明末清初,鄭氏分公司從定潭遷至陽產,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逐漸成為一個大村莊。避亂隱居的地方,山高路遠,山民只能當地取材,鑿石筑基,夯土成墻,采竹成筋,伐木為梁,燒土成瓦。
由于地勢高,交通不便,幾百年來,山民就地采用材料,采用周邊青石鋪路架橋,采用紅木筑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渴飲山泉,饑餓食糧,各種作物生長,后代延續。在過去的幾年里,形成了一排排、分散、簡單、壯觀的土樓。
陽產土樓位于安徽省黃山市涉縣深渡鎮陽產村,四周群山環抱,不愧為隱居之地。陽產土樓是徽州土樓的典型代表,也是徽派建筑的奇葩。
土樓群是陽產村最大的特色,一排排,密密麻麻,一個接一個。都是以青石磅為基礎,重建土樓。土樓和土樓之間有石板或石板臺階或青石鋪路。無論是每一棟單一的土樓,還是整個村莊的土樓群,都有一種鄉土的美,體現出獨特的畫境美、意境美、氣勢美。
土樓群依山就勢,形狀多樣,布局合理,錯落有致,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融合,山區民居建筑特色濃郁,構成了神奇、簡約、壯觀、美麗的畫卷。
徽州陽產土樓是徽州山越人智慧的結晶,是落后生產力和高度文明的奇特結合,是東方生土建筑文化藝術的殿堂。
陽產村有372棟土樓,其中284棟為土樓,是皖南最大、保存完好的土樓群。村里的年輕人已經搬到山外住了,大部分人都是空的,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卻遠道而來,把土樓當成奇怪的游覽。
土樓不僅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也是歷代山民繁衍生息的地方。幾千年來,中國農村的建筑格局歷史悠久,從植被結構到土木結構,再到鋼筋混凝土結構。陽產土樓保護完好,對我國古建筑的研究具有深遠的歷史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