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筑穿斗式和抬梁式的區別
中國古代建筑大多以木結構為主要結構形式,梁架結構最常見的結構形式是抬梁、穿斗、抬梁穿斗結合。除了抬梁式、穿斗式和抬梁穿斗結合式的木構架外,還有兩種木構架形式就是干欄式和井干式。建筑的規模、平面組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的規模、平面組合和外觀形式。今天,小編將首先介紹穿斗式和吊梁式木結構的區別。
首先,穿斗式和吊梁式是我國木結構建筑的兩大結構體系。以下是穿斗式和吊梁式的概念:
穿斗式木架構:
斗式結構的主要特點是整體結構的高度完整性。沿房屋的深度方向,根據檁條數設置一排柱,每根柱子上架一個檁條,檁條上布檸檬,屋頂荷載直接從檁條傳遞到柱子。每一排柱子通過穿透柱體的支撐橫向穿透,形成一個框架。每兩個架構用支架和纖維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房間的空間框架。
檁條:是沿建筑面寬方向架在梁頭的水平構件。它的作用是直接固定椽子,通過梁向下傳遞屋頂荷載。檁條的名稱因梁頭所在柱的位置而異,如檐柱上的檐檁、金柱上的金檁、中柱上的檁。
穿方:穿方是在進深方向穿透柱體。
斗方:斗方用于檐柱柱頭之間,形狀如吊梁結構中的闌額。
桁架:量詞,一個房架稱一個。
穿斗優點:木結構材料小,整體性強,抗震能力強。
穿斗缺點:柱排列過密,只能在室內空間尺度較小(如臥室、雜房)時使用。
應用:主要用于住宅和較小的建筑
提梁式木架構:
這種框架的特點是在柱頂或柱網上水平鋪設層,沿房屋深度方向多層疊架的梁逐層縮短,層間墊短柱或木塊,頂梁中間立小柱或三角形支撐,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鄰屋架之間,檁條上架在每層梁的兩端和最上層梁的中間,檁條之間的檁條構成了雙坡屋頂的空間骨架。房屋的屋頂重量通過椽子、檁條、梁、柱傳到基礎上(鋪設時,通過它傳到柱子上)。
提梁式優點:可采用跨度較大的梁,以減少柱的數量,獲得較大的室內空間。因此適用于宮殿、廟宇等建筑。
吊梁缺點:木材材料大,適應性不強。
該結構常用于宮殿、壇廟、寺院等大型建筑。
以上是穿斗式和吊梁式木結構的優缺點以及應用上的差異。希望能更好的幫助大家了解古建筑木結構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