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古代元氣理論與中國傳統建筑的關系
氣是中國傳統哲學中最重要的類別之一。在古代哲學理論思維中,其意義不斷發展,變得非常廣泛,并被廣泛應用。
1.氣的思想
(1)氣的一元論自然觀
在中國哲學中,古代氣一元論思想是宇宙自然完整性和連續性的體現。王夫之曰:“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天象,地形,都有其范圍。氣之有動性,猶水有波之性。孔子說:死得像斯夫,不舍晝夜!都說氣包羅萬象,無邊無際,氣像水波一樣連續。這就是中國時間文化模式與氣一元論的自然觀。
(2)空氣的宇宙生成觀
關于宇宙的產生,淮南子天文訓練說:道始于虛擬,虛擬宇宙,宇宙憤怒(太平帝國之旅引用活力),然后活力分為天氣。《周易》寫道:太容易了,太開始了,太開始了,太素質了。這些理論都認為在憤怒之前有一個空虛的階段。
書中有天地成為活力的說法。活力的概念最遲出現在漢代初年。董仲舒的《春天繁露王道》也提到了活力與順利,把活力視為天地之間的整體氣體。《漢書律歷志》描述了西漢末年的理論:太極活力,信三為一。以活力為世界最高本原,是唯物主義宇宙生成論。王充認為,人與萬物都是天地產生的,天地是無意識的物質實體,天地萬物俱稟活力漢末經學家何休說:元者,氣也。漢代宇宙生成論大多以活力為重要范疇,或起源于虛空,但以活力為天地生成的前提;或者直接歸因于活力。
由此可見,在古代哲學思維中,氣是自然萬物的基本元素。重濁氣屬陰,輕清氣屬陽,陰陽結合產生宇宙萬物。
(3)氣的形神關系理論
《管子》中有精氣學說,認為人的精神功能來自天的精氣,指出天出其精,地出其形。這是唯物主義的觀點,但它有形神二元論的傾向。荀子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題,明確肯定形是神的基礎,比管子前進了一步。桓譚的燭火之喻:精神居形,猶火之燭,燭無,火也不能獨行于虛空。將形神關系比作燭火關系,火不能離燭而獨存,神也不能離形而不滅。王充發展了桓譚由發展了桓譚的理論,證明了人死不是鬼。主要論點是人之所以有精氣,精氣的人也有血脈,人死血脈竭,精氣滅。
(4)氣體人性理論
孔子宣揚性相近,習相遠;孟子強調性善,稱性無善無不善;王充認為,人性是受活力影響的,稟氣厚薄,所以性有善惡。
(5)理氣
在宋明理學中,氣往往與理并列,稱為理氣。朱的《文集答黃道夫》:理也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氣也,形而下之器,生物之具。他認為從形而上下的關系來看,理是本。朱還宣揚理在事先、理在事先,肯定理對客觀事物的第一性。這是一種理想主義理論。
(6)天人關系理論
劉宗元提出,天無意識,不能賞功罰禍。談到天地起源,他認為上下無形時,只有活力。劉禹錫提出“天與人交相勝”的學說,認為強者制服弱者是自然規律,作為人應該順應天道,遵從“天人合一”的思想。概略而言,“天人合一”包含四個涵義:一是人乃自然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二是自然界存在著普遍規律即天道;三是人倫道德原則與天道即自然規律一致;四是人生理想,在于追求天人的的協調與融合[2]。這一思想強調宇宙自然與人類存在是一個和諧的整體,人不應違反客觀規律。
2.氣對傳統建筑的影響
建筑作為一種物質事物,作為人類社會生產的突出表現之一,必然會在其深層結構中體現文化內涵。
(1)傳統建筑氣一元論的體現
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的基本單元是由兩個框架組成的房間,由建筑組成,然后由建筑組成庭院。由幾棟建筑組成的中空庭院是中國傳統建筑的精髓。它不僅是內部空間向外部空間的延伸,也是外部空間向內部空間的前奏。它是人類主要活動的中心,也使房屋能夠充分照明和通風。在這里,間成為中國傳統建筑最基本、最獨特的元素。
以間和進為單元的組合非常自由,但無論如何組合,流動空間和流動氣體隨處可見。這種流動空間不僅體現在單體建筑中,也體現在建筑群之間。中國建筑的空間組合體現了古代氣一元論所強調的完整性和連續性的哲學思想。正是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形成了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建筑風格,適合生活,生態環境良好。
(2)城市規劃和宅對氣宇宙生成論的體現
中國的城市、村莊、住宅和陵墓的位置強調藏風聚氣。為了達到聚氣的目的,我們將高度重視環境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其達到理想的組合狀態。例如,群山應由遠到近形成環繞空間(因為環繞空間可以使風停留,包括氣體)。在有限的范圍內,需要流動的水(說明氣的運動)。并強調周邊地區外部環境臨界處狹窄,有利于藏氣和保護。這種圍繞風水的封閉理想城市模式,不僅適合生存,也融合了人們對宇宙的理解。據說秦始皇在建都城咸陽時,曾模仿天上的紫微宮,并將渭水引入城中,模仿天河。吳越蘇州也是一座按照天地規定建設的城市。根據天有八風的說法,它開了八道路門和八道水門,并建了長門和蛇門來模仿天門和當地家庭。這種仿效天體運行的城市結構,使人覺得古人是將宇宙圍封在了城市之中。
晉人郭璞傳古本《葬經》:氣乘風散,界水止,古人聚使不散,行使有止,故稱風水。風水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又云:深淺得乘,風水自成。根據風水理論,人們選擇和規劃住宅基地,然后將業主的生命與住宅的占卜形象或時空組成結合起來。通過福源法,太極活力和天地氣用陰陽八卦架構成住宅圖式。這是古人對宇宙的理解。他們以簡單明了的方式向人們呈現復雜的宇宙模式,并巧妙地結合了自己的棲息地,反映了古人對宇宙生成理解的最高智慧結晶。
(3)祭祀建筑對形神關系的體現
國家大事,在祭祀與戒律中。凡治人之道,不急禮。禮有五經,莫重于祭。祭祀被列為中國古代立國治人,也是國家大事之首。其中,設壇祭祀的是祭天神、地神之禮,包括祭祀天、地、日、月、星辰、社稷、五岳、四瀆等。在天命論思想的支配下,祭天被列為最重要的祭祀活動。古代文獻記載,虞舜、夏禹時代已有祭天儀式,周代每年冬至都在國都南郊圓丘祭天。漢唐以來,歷代相傳。雖然祭祀制度發生了各種變化,但要么三年一祭,要么一年一祭,要么一年四祭,有時天地分祭,有時天地合祭。《禮記王制》說:天子祭天地,諸侯祭國,醫生祭五祭,說明祭天地是皇帝的特權,后來其實祭國也是皇帝的專利。祭祀天神、地神,似乎交織著濃濃的迷信色彩,實際上體現了強烈的倫理思想。它把天視為自然的主宰,把天與人道主義結合起來,把世界上最高的統治者稱為天子,建立了天倫統一的秩序,使皇權統治成為自然、神圣、自然的事情。
明清北京內外分布有圓丘壇(天壇)、方澤壇(地壇)、朝日壇(日壇)、夕月壇(月壇)、國家壇、祈谷壇(天壇祈年殿)、先農壇、先蠶壇、太歲壇、天壇、地壇等。還有祭祖的寺廟和寺廟。這座完整的祭祀建筑體現了人們對天地的尊重和尋求天地和平、確保四面八方和平的愿望。
(4)傳統建筑對氣體人性的體現
人有善惡之分,氣也有“惡氣”、“殺氣”之說,《葬經翼》:“氣吉形必秀潤,特達端莊,氣兇形必粗頑,欹斜破碎”。因此,在營造建筑之前,必先察氣,辨明城池和建筑內外各種氣的性質,對應采取“迎氣”、“納氣”、“聚氣”、“藏氣”等方法,適應并調理內外環境的影響,以創造能滿足人們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理想生存之地。
例如,在古代,當選擇住宅地址和建筑時,首先審查五種氣體,即地面氣體、門氣體、衢州氣體、橋梁氣體、空缺氣體,使其具有適當的土壤質量、溫和濕度,形成內向、穩定、氣質光滑、氣候穩定、氣候小的住宅。
(5)規劃和設計對天人關系學說的體現
在陰陽五行宇宙圖式的框架下,古代中國形成的天人感應思想深深滲透到幾乎所有學術發展的演變中,影響著幾乎整個古代社會。
北宋玉豪《木經》: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為上分,地上為中分,階為下分。這種對整個房子的水平劃分體現在立面上,可以說上分是屋頂;中分是屋頂,包括墻柱和外檐裝飾;下分是臺基。它們構成了傳統單體建筑的三個組成部分,清代工匠稱之為三停。而三分和三停既像人體結構,又與古代天人關系中的天、地、人相對應。這種對應不是牽強的附會,因為人們普遍認為:人以天地之氣為生,故人如小天地,陰陽無行,四點八節可以全身使用(《履園叢話》)。因此,它反映了古人將天地、人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追求天地合氣、萬物共融的建筑觀念。
紫禁城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建筑與名字相得益彰,體現了天人關系的哲學內涵;還有法天、地、人命名的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等諸城門。它們被命名為天地和東西。
生活環境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觀念,被認為是夫宅,是陰陽之樞紐,人倫軌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宅相扶,感通天地(引自《黃帝宅經》)。因此,參天營居、法天作城、追求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成為中國建筑精神。沒有其他地方像中國人一樣熱情地反映了他們偉大的想法‘人不能離開自然’的原則……當然,宮殿、寺廟和其他主要建筑并不重要。無論是集中在城鄉,還是分散在農村的房子里,它們往往表現出一種宇宙模式的感覺,以及作為方向、節日、風向和星星的象征意義)。
中國傳統的哲學思維方法是直觀、感性、實用、理性的。它致力于研究天人關系和古今歷史演變的規律,形成自然觀、歷史觀、人性論、認識論和方法論。這些哲學思維反映在傳統建筑中,決定了人們在意識形態領域對建筑的規劃、設計和創造的指導思想。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思想深深地印在人們的心中。正如《易經》所說:天之成形,地之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