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展廳展覽藝術設計思考
博物館展廳的建筑條件是制約展覽藝術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古建筑展廳,尤其是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筑展廳,是對展覽藝術設計制約最多的一類。此類展廳的藝術設計必須首先分析實際的可能和需求,在充分保護的前提下,揚長避短,適當改造,以實現有效利用。這是建筑遺址類博物館在展覽陳列藝術設計中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坐落于北京什剎海西岸的恭王府是我國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二級博物館。它的建造者是清乾隆年間權傾一時的大學士和 ,恭王府之名則來自最后居住于此的皇族、晚清政壇上舉足輕重的恭親王奕。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使其素來擁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說。
由于歷史原因,恭王府多數建筑原有的室內結構現已不存。為實現保持王府建筑群原貌完整,同時盡可能豐富參觀內容的目的,自2008年全面開放以來,恭王府博物館利用古建筑開辟了常設展、專題展、復原陳列以及臨時展覽等多類展廳,舉辦歷史、文物、藝術等各種類型的展覽,因而也得以對古建筑展廳的展覽藝術設計進行了多樣化的嘗試。
2014年1月完成的“恭王府歷史沿革展”工程,不僅是一項常設展覽的設計制作,還包括對古建筑內部原有建筑文物的保護與展示,其設計理念和材料、工藝的應用較其它古建筑展廳均有較大突破,是將文物古建筑改造利用為展廳的一次比較全面的實踐。
一、文物保護兼顧安全與展示
展覽所在的葆光室原為恭親王奕 的私人小客廳,正殿五間,東西耳房各三間,總使用面積241平方米。正殿屋頂脊檁保存有清中期蘇式宋錦包袱彩畫真跡,開放前作為辦公用房時一直被紙糊頂棚遮擋,因而畫面完整,色彩明麗依舊,在同類建筑彩畫中十分罕見。為使觀眾欣賞到這一極具歷史價值和藝術性的珍貴文物,修繕時將頂棚拆除,恢復了原貌。然而,恭王府全面開放5年來,觀眾數量居高不下,彩畫長期暴露在人員擁擠的空間中,色彩和質地都面臨受損的威脅。地面原有金磚也因大量觀眾的持續踩踏出現多處碎裂,既損害古建原貌也不利于觀眾的觀展安全。為確保文物安全并為觀眾營造舒適的參觀環境,此次展覽工程設計了專門的古建保護展示方案。
方案的主旨是在防塵、防潮、遮光等保護的同時兼顧彩畫的展示。在室內搭建與原建筑不發生接觸的獨立支撐鋼結構,其上鋪裝天花板、展墻和地面保護,形成盒子式結構,在鋼結構與原建筑之間留出足夠空間,保證保護部分的空氣流通。葆光室原是用作普通居室的小型殿宇,室內高度和面積較小,此種做法處理不好就會造成很強的壓迫感。為此,天花選用柔和的乳白色,既與古建居室白樘篦子頂棚的傳統做法相呼應,又減少了因層高降低帶來的不適。以大尺寸的單塊玻璃拼合出長方形的屋頂彩畫展示區,采用隱藏于結構框架上照度較高的暖色調LED燈帶照明,形成自然、明朗、開闊的視覺效果。設計時不過分加大展示區域面積,利用較大面積白色天花板區域的封閉感,與較小面積玻璃展示區的通透感形成視覺上的均衡,調動觀眾對于屋頂空間的想象。敷彩古雅的文物彩畫與材質形式極具現代感的天花板和照明燈具交相輝映,反映出恭王府歷史變遷的展覽主題。 保護結構同時方便了布展施工,減少了因古建保護而不得不對展覽設計進行的諸多限制,尤其電路走線均不與古建本身直接接觸,極大提高了照明和現代化展覽設備使用的靈活性。
二、空間安排回應觀眾關注點
展覽的形式設計需依據展覽內容進行,歷史主題的展覽傳統上以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內容。在恭王府的歷史中,有多位具有代表性的清朝權貴曾生活于此,他們的生平反映著清朝盛極漸衰直至滅亡的全過程;民國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以后,這里又是多家重要文化教育單位所在地,現代文化史中的很多重大事件也與之息息相關。歷史的多樣性賦予其深厚內涵,也為確定展覽內容的敘述方式帶來難度。簡單依照時間的線性序列安排,必然出現過多過密的時間節點,內容瑣碎,觀眾很難抓住重點,反而無法形成清晰明確的印象。不僅如此,正殿與東西耳房之間僅有一條狹窄過道相通,空間相對隔絕,參觀時容易造成混亂。 展覽設計應該第一時間回應觀眾的關注點,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恭王府歷史中最吸引觀眾的無疑是和 與恭親王奕 兩個人物。因此,展覽在內容編排上打破傳統,不依照時間順序,而是提煉出恭王府歷史沿革中的重點與亮點,確定了四個相對獨立的專題,分別為:正殿大空間展示兩個重點,即和 、奕 生平,利用符合其歷史內涵的藝術設計將展覽主題人物和觀眾同時置于“半部清朝史”的大氛圍中;兩側面積較小的耳房分別展示亮點,即兩個特色鮮明的歷史階段――皇室宅園時期和文化空間時期。這一布局設計有效轉化了展廳格局上原來的不利因素,耳房與正殿之間近1.5米長的通道使不同的專題有了明確的 間隔,并為觀眾提供了短暫休息和轉換思維的空間,減少了參觀疲勞。 以觀眾關注點為核心的設計思想,也解決了中央主題造型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受屋頂彩畫展示區鋼結構及玻璃承重要求的限制,展廳中央立有兩根方鋼立柱,設計只能以此為基礎進行。從展廳入口角度看,這一位置并沒有給正面留出足夠的展示空間,而立柱貫通上下的高度使前言部分也不宜設計得過低。空間小、高度高,如果再進行強調性設計,會使剛進入展廳的觀眾感覺非常壓抑。觀眾聚集在入口處閱讀前言,也容易造成擁堵。設計中選用金屬材料鍍銅工藝制作造型框架,金屬蝕刻的展覽標題別具一格,一目了然。前言部分則采用乳白色木紋石刻字不填色的方式,進入展廳時感覺并不突出。整體造型強調視覺感受上歷史積淀的堅實感,弱化了前言的文本講述功能。同時對入口兩側和 、奕 兩部分的一級標題造型進行了強調性設計,使觀眾進入展廳后首先注意到左右,馬上發現最感興趣的兩個主題,有效地分流了人群。在對兩個重點人物的生平形成最初印象后,希望獲取更多信息的觀眾會重新選擇閱讀展覽前言,以更清晰地了解恭王府歷史發展的脈絡。這樣的安排雖然會在參觀路線上出現重復,但由于展廳面積不大且中央部分空間舒朗,重復走動并不會令觀眾疲勞或感到麻煩。 獨立專題式的空間布局、略顯交錯的展線安排以及對中央造型的弱化等設計,盡管與常規做法不符,卻是真正從觀眾需求出發,揚長避短,反復考量的結果,實踐證明是成功的。 三、形式設計契合博物館自身特點 恭王府既是博物館,也是5A級旅游景區,每天接待的眾多參觀者中既有景區游客也有博物館觀眾。這是恭王府觀眾構成的特殊之處。游客受行程所限,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盡可能清晰的信息;博物館觀眾則抱著細細觀看的心理,希望學習到感興趣的知識?!肮醺畾v史沿革展”作為博物館的重要常設展,設計中必須關照各類觀眾的不同參觀特點。 作為以圖文為主的展覽,需要駐足閱讀,觀眾人數過多并非有利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看似平淡無奇的展板成為最適合的展示手段,可以滿足多人同時觀看的需要。內容部分的版面必須簡單干凈,不多加圖案或線條裝飾,只借助規矩整齊、主次分明的圖文排列突出重點,使觀眾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被展覽內容吸引過去。展板前要有足夠的空間,讓有興趣的觀眾站得住,走馬觀花的游客走得動。為此,盡量將展品安排在展墻立面展示,只有極少量進深較窄的低展柜沿墻放置。展廳中央留出較大空間,方便人流移動,也使每一部分的主題盡收眼底,便于觀眾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有針對性地觀看,保證了良好的觀展效果。 設計中還通過增加展板層次,使用對比強烈的底色、緊扣內容的裝飾圖案和簡潔醒目的字體著力突出各層級標題。標題的排列均衡統一,內容眉目清楚。對于時間有限的游客,匆匆瀏覽也可以了解來龍去脈。中央造型盡管進行了弱化處理,但以石材制作成歷史書籍的造型,其上依照時間順序清晰標示恭王府各個歷史節點,即使游客的時間僅允許穿展廳而過,也能對恭王府的歷史傳承脈絡形成一個明確的概念。 除了考慮觀眾的需求,展覽藝術設計還應立足博物館自身特點和文化內涵。恭王府博物館的主題是王府文化,它既是皇家文化的傳承者又博采民間文化之長,是二者溝通的橋梁。體現在藝術性上,應是威嚴、華麗而不失清新雅致之感。設計中力求在恭王府傳統文化內涵與時代精神之間尋找內在平衡點,以傳統元素作為對各種現代化材料及工藝手段進行風格統一的標準,但不過分突出,更不簡單挪用。如回紋的應用,只在展覽重要構成部分的局部少量出現,包括中央造型結構框架頂端、金屬展柜的柜腳以及基層展板邊緣的裝飾線。展廳中央使用金屬材質和整塊石材,加上天花和地面大塊玻璃的運用,顯示出王府的尊貴華美,也使保護結構顯得更加牢固安全。四周展墻底紋綠色卷草圖案的想法來自葆光室所在的西路建筑以休閑為主的歷史功能。展廳改造前,北窗外兩叢綠竹掩映,充滿擺脫規制束縛的閑適安然之感;改造后通過明麗清雅的色彩和圖案,調和金屬材質的歷史厚重感,營造出輕松而富有親和力的展示空間。 結語 恭王府每年接待觀眾數以百萬計,旅游旺季府內游人如織,幾乎沒有喘息之機。這樣一座精美恢弘的古建筑,自身蘊含的文化、藝術信息本就已非常豐富,因此展覽藝術設計中更應該注意對各種裝飾手段運用的節制,做到有張有弛,既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又要留出空間使觀眾有思考回味的余地,從而實現展覽讓觀眾從人物看歷史,從歷史品文化的設計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