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的尼姑庵,一眼就想出家!
云南大理蒼山圣應峰南麓隱藏著一座著名的寺廟。雖然它很小,但它有許多美譽:中國最美麗的尼姑庵和中國最文藝的寺廟!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寂照庵!
孤照庵這個名字,取自感而遂通,寂靜照鑒,寺廟建于明初,后毀,民國唐繼堯主持重建,庵門上的寂照庵就是他的題目。寺廟周圍的松柏成蔭環境幽靜,處處透著清新淡雅的氣息,詮釋著真正的詩情畫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寺廟大多是瓊樓玉石,香氣濃郁。然而,孤照庵恰恰相反。它簡單小巧,不燒香。它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它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草。進入寺廟的門檻,兩邊都是各種各樣的花草。你會驚嘆這里沒有寺廟的氣息。它更像是一個充滿春天的文學花園。只有當你來的時候,你才能意識到什么是:曲徑通幽,禪房花木深!
沿著小路走進寺廟,視覺和嗅覺被花草所吸引,特別清新、文學和活力。風鈴搖曳,鈴聲清脆,回蕩在寂靜的山林中,美妙的佛教魅力禪宗,無意中鉆進心里。
轉角來到前院,各種各樣的花和肉質植物映入眼簾。站在一盆花草前,人們可以停下來聞很久。溫暖、含蓄、明亮、細膩…千姿百態,就像多肉植物的天堂。
這就像一座寺廟,顯然是一個百花園,到處都是花語,干凈安靜,庭院,階前,甚至屋檐下,墻壁,到處都是鮮花,溫柔優雅,看起來隨意但到處都很細致。在這么多精致的花草面前,一定是一個感興趣的主人,這個主人是妙慧法師。
1982年,寂照庵恢復,1989年,妙慧大師擔任寂照庵的住所。幾十年來,妙慧大師用一顆堅韌的心,把曾經破舊的寂照庵變成了她內心的樣子。從小就喜歡花的妙慧大師,只要看到喜歡的花,就帶回來育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現在花園里滿是花。
特別是寂照庵后院的百花園,是妙慧大師修行后的最愛。這里有兩個花房,一個培育肉質和苔蘚,一個種植花卉。比丘尼在安的業余時間愿意來這里照顧花草。在這個花房里,有泥土的香味和青翠的綠色。在日復一日的佛教贊美中,似乎得到了佛陀的祝福,充滿了活力。
除了前后院都是花,在寂照庵的大殿——大雄寶殿,佛臺上看不到香爐,擺滿了鮮花。走進寶殿,陣陣清香撲鼻而來,頓時感覺纖塵不染,神清氣爽!
漢代佛教最講究的是香火鼎盛,但在寂照庵,卻用花來敬佛祭祀。為什么,妙慧大師說:佛什么都不缺,不在乎你的香,卻在乎你的心。正是有了這顆純潔而堅韌的心,才有了現在的寂照庵,一座禪與美學完美結合的寺廟。
去年,韓紅還參觀了孤照庵,與妙慧大師聊天,留下了寂寞照佛光,紫煙生慧的墨跡。穿著幽踏石步沙門,夏雨和風凈塵土;滿庭花語書優雅,靜聽禪音省半輩子。在這里,不用說,一顆心莫名其妙地有一種寧靜和平靜,然后禪宗慢慢滲透到身心。伴隨著花草,面對世界的紛擾,你也可以微笑。愿意冷漠,愿意孤獨。
寂照庵的廳堂除了花草之外,也有著獨特的風格,看似簡單,卻又充滿了情懷和智慧,清新、美麗、文藝。點擊打開原圖,點擊打開原圖。妙慧法師說,房子是用山上撿來的石頭和山下人給的舊木頭慢慢建造的。室內裝修是杭州人幫忙設計的,用的都是舊材料。雖然看起來精致復雜,但并沒有花任何奢侈的錢,只是花了更多的心思和時間。寂照庵不僅環境安靜優雅,這里的素齋也讓人覺得清心寡欲,很多人來這里吃這碗素食。
起初,寂照庵免費提供齋食,后來信眾和游客越來越多,寂照庵每人收20元,初一十五和周末免費。后來人太多,寺院受不了,只能一、十五免費。來過這里的人對齋飯贊不絕口,因為好吃!妙慧大師說,這里的素齋是一頓普通的飯菜,完全是大眾的家庭做法。烹飪大師也是普通志愿者,沒有外部廚師。然而,他們真的很注重配料。他們每天早上4點去市場購物。他們只選擇農民自己種的。即使有蟲子咬過,看起來也很丑,只要他們沒有殺死農藥。大米、土豆、南瓜,甚至寺廟都是定制的。
現在每天有200或300人來這里吃快餐。妙慧法師還親自舉起品牌,宣傳珍惜食物,吃多少,玩多少,不夠再玩,避免浪費,這是一種罪過。曾經有人因為吃剩浪費,只好跪佛堂。但是更多的人會吃得干干凈凈。在寂照庵吃齋飯不僅僅是一頓飯,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思想、一種素養。除齋食外,還可在茶室泡一壺禪茶,安坐一下午,不知山中已是日月長。茶館門外有一個小魚池,池上花草錯落,池中魚兒歡快。
每一寸時間,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碗素齋,一杯清茶,寂照庵,都是那么美好。裊裊佛音,清凈始然,禪意人生心歸處。春花自青,秋葉飄零,無,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我們不必都過著光明的生活。內心的自由和平才是最重要的。心靈的自由和身體的自由。愿你我無論面對什么,都能從容淡泊,寧靜善良,像佛之花一樣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