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寺——深藏在天花山叢林深處的吳越古剎
玉皇山南麓、八卦田之西,有天花山(亦稱天化山),高95米。在郁郁蔥蔥的一片山林之中,深藏著吳越古剎——天龍寺。歷經千年滄桑之變,而今古寺的殿閣樓堂都已不復存在,只有三龕古跡斑斑的石刻佛像映射著消逝的歲月,告訴人們往昔曾有的香火繚繞與鐘磬齊鳴的盛景。
從南山公墓牌坊前的小路向北登上天花山,行不久,即可見到綠樹叢中露出烏瓦粉墻,這是新建的保護佛龕造像的仿古圍墻。進入天龍寺院落,迎面可見一龕無量壽佛(亦稱阿彌陀佛),龕高2.11米,寬1.73米,深0.54米。
彌陀身披袈裟,袒胸露腹,腰間系帶,閉目禪定,表情安靜慈祥,在蓮臺上作全跏趺坐式。身后和頂上各有圓光一道,上刻火焰紋。佛像上方,懸有近人所書“極樂世界”匾額一方。向東十數步,有一更大的佛龕,共有七尊造像,中間是彌勒佛,兩側是無著和世親及菩薩、金剛。
彌勒佛足踏蓮花,神態慈祥;大乘佛學學者無著與世親垂立,身披袈裟,兩手作“蓮花合掌”;法華林菩薩(左)和大妙相菩薩(右),頭有背光,身穿薄紗,神態嫻雅;金剛披甲戴盔,手執長寶鉞,神態勇猛,儼然是護法天神。在彌勒佛頭頂兩側上方,還有飛天浮雕。佛龕上面,是近人所書的“大雄寶殿”橫匾。
出院落大門,登石階而上,在十余步外的綠樹叢中,尚有觀音造像一尊,高僅0.61米,頭戴花鬢冠,發髻高聳,面目端莊,口角含笑,頸掛瓔珞,身披薄紗,作飄動狀。她左手撐在座上,身體略向左傾,右手落在膝蓋上,左腿向內盤曲,體態文靜多姿,瀟灑自然,為世所罕見之形態。
此三龕佛像,無造像文字可考。從造像風格判斷,考古學家們認為應是初建佛寺時所鐫刻?,F造像皆涂有金漆,乃善男信女所為,雖然改變了佛像的原始面貌,但對避免風雨侵蝕,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天龍寺,為吳越王錢弘俶于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所建,以居鏡清禪師。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名感業寺。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遭大火焚毀,唯木制觀音像獨存,世人遂感觀音有靈。
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南宋皇室在這一帶建“圜丘”(祭天之圓臺,在今八卦田之中阜),以南觀音洞前的凈勝院為祭天吃素的齋宮,以當時稱感業寺的天龍寺為官員們休息、居住的場所。當時的寺僧們感到生活不便,便陸續離寺而去,致使寺院日漸敗落。到元延祐年間(公元1314—1320年),有僧人善平重建寺院,仍稱天龍寺。
至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1368年),南北兩山諸多寺院,或毀或敗,只有天龍寺獨存于世。當時寺中有堂,匾上題有“山舟”兩字,系元代杭州文化名人貫云石(貫為維吾爾族人)所書。
明余士吉有詩云:“龍飛鳳舞兩峰回,王氣才銷梵宇開。卓錫地侵行輦地,雨花臺近拜郊臺。草分野色緣城去,風引江聲人寺來。三百年過如昨日,老禪猶說舊蓬萊。”
詩中介紹了天龍寺的地理位置(靠近南宋郊臺)與寺院滄桑。另一位元末明初詩人張輿,則寫道:“鳳凰山中多古寺,天龍之境何深幽?半空花雨春浮殿,萬壑松聲風滿樓。宋室‘圜丘’禾黍合,胡髡萬丈石泉流。吟哦不盡登臨興,落日滄江生客愁。"詩人稱頌了天龍寺環境的清幽壯觀,也感嘆了古寺的滄桑之變。
天龍寺,深藏在天花山叢林深處的吳越古剎,雖然歷經滄桑浩劫,但它仍以古老的石刻造像藝術,吸引著四海游客與八方善男信女,展示著它迷人的風韻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