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川古城因羅水出川而得名
走進羅川,沃土平壤,縱橫交錯,南北兩側被泰山、琴山、北華山、藥王山四山包圍。正寧縣闊的川道從東向西,將正寧縣的大高原一分為二。四郎河沿河而過,蜿蜒西去。正寧古縣制所在地羅川城建在水邊。據歷史記載,朝廷在北魏泰常五年(公元420年)設立陽周縣。隋文帝開皇18年(公元598年),取意羅水出川,隨后改為羅川縣,持續至民國18年(公元1929年),縣遷至山河鎮。盡管六易其名,但羅川城作為縣治,持續了1509年。
羅川古鎮是中華民族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于不遠處的宮家川)。其文化積累豐富,傳統建筑密集,古代文物眾多,自然風光優美。2006年10月被評為甘肅省著名的歷史文化村。
進入村里,首先看到的是一對清道光26年(1846年)鑄造的鐵旗桿,高約16米。旗桿穿過兩邊第一只露出牙齒的鐵獅后面,頂著飛鶴展翅,身著扁平的雙龍,方頭四角豎起小旗。旗子里有斷字飾,飄揚,斗角下系著小鈴,迎風響起。原來是城隍廟,現在是羅川小學。這對鐵旗桿豎在城隍廟前。旗桿頂部各有一只鐵鶴,背負著日、月二字,凌空展翅飛翔。鐵鶴下有一小塊匾額,呈梯形,上書七國保衛,上書萬代屏藩。有兩個方斗,相距約1米,方斗四角各豎小旗,迎風飄揚。旗中有萬德吉祥字飾。旗桿中下部懸掛,懸掛著一對鐵鑄對聯,說社會推薦雞豚旗翻熊虎待靈風。旗桿一對,上細下粗,雙龍纏繞,鐵獅背腹插入下端。兩只鐵獅,雙目圓睜,兩側雕刻,工藝精湛。2003年12月,慶陽市人民政府宣布原城隍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羅川不寬闊的街道上豎立著三座古牌坊,從西向東排成一排,鑲嵌著紅砂巖,四柱三間三層,斗拱休息山頂。由于年代久遠,很多地方都松動脫落,所以鐵架被豎起來保護。
仔細看,分別是清官坊、天官坊和恩寵坊。前兩個是明朝朝廷建造的,以表彰一代廉政官員趙邦清。兩坊高8.1米,寬8.23米,間距11.5米。天官坊一詞是慶陽知府齊元會當時的題目。牌坊上的天官大夫、任辰進士、藤縣知縣、辛毛歲貢、辛毛文魁等匾額,說明了趙邦清身份的變化。而且清官坊正在維修中,被幕布遮住,只能隱約看到一代清官、清風勁節等對趙邦清廉為官的贊譽。另一個恩寵坊的起源,說法不同。有人說趙邦清是為他的兩位母親建造的,也有人說是為了紀念趙邦清而建造的。整個牌坊都是雕刻的。浮雕圖案包括鳥獸、山水云、草木花卉和庭院人物。三層的屋頂比天官坊和清官坊要好,無論是從外觀、形狀還是材料上。
羅川村最著名的是羅川趙石坊,位于羅川街原路中軸線上,清官坊、天官坊、恩寵坊等三座石坊遙相呼應,氣勢恢宏。據史料記載,清官坊建于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是朝廷為表彰曾任山東滕縣知縣、歷史部稽勛司郎中的一代廉史趙邦清而建造的。據《正寧縣志》記載:趙邦清,字仲一,號乾所,明時真寧(今正寧永和)于家莊人。曾任山東滕縣縣長,后被封為吏部文選司主事,官至吏部稽勛司郎中。他的父親趙應魁也被稱為奉政大夫。
羅川村還有一批明清民居基本保存完好。主要為小河口組魏竹民家,三間63平米,春場組張俊民7間140平米,城關組彭炳瑞6間120平米,沿街明清民居約527平米,共1000多平米,基本保存完好。此外,明清時期還有兩條保存完好的里巷,即書院巷和北華山巷,充分體現了傳統的建筑方法和建筑技巧。這些明清民居、里巷對明清時期的村落分布和民居建筑都有很高的價值。
在羅川古城,還有趙邦清族人為他建造的趙祠堂、唐肅宗祭天的唐臺、13座碑廊和許多精彩的歷史傳說。不幸的是,由于時間的推移,我沒有時間一個接一個地欣賞和仔細傾聽。羅川塵埃抹去,就像正寧歷史文化名副其實的縮影。它也是一個自然的歷史文化博物館,散發著千年古城的魅力,迷人而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