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七大寺廟:城市深處的空地
祥符禪寺
據有關史志記載,今天祥符禪寺的地理位置是古靈山遺址,現存的古樹、古井、出土的石基、石樓,可作歷史見證。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游客通過祥符禪寺山門,進入天王殿,進入大雄寶殿。經后院門出大殿,即朝拜廣場。于是步行218級登云道,最后到達大佛座前的大平臺。仰望:靈山大佛百福莊嚴,萬德圓滿,流露出大慈大悲的表情,體現出與樂拔苦心。放眼太湖,萬頃碧波連天;極目群山,千崖奇峰競風;俯視田野,遠樹近村,綠草如茵……一覽無遺。在這里,我們感嘆大自然創造的神奇,同時,我們不禁贊美世界上的現代科技,鑄就了中國第一尊青銅佛像。
祥符禪寺有山門、天王殿、鐘鼓樓、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大廳兩側有兩棟南北對稱的兩層建筑,分別是法堂、禪堂、客廳、室、僧舍、迎賓館。藏經樓位于靈山大佛須彌座前的大平臺上,別具一格。五觀堂在觀音殿后面,齋堂對面是香積廚。廚房左一樓有糧倉和倉庫。整座寺廟具有簡約、古色古香的建筑特色。
小貼士:
具體地址:江蘇省無錫市秦覆峰南側山灣
交通路線:乘坐88、89路公交車到碧波山莊站下。
惠山寺
惠山與佛的因緣首先要追溯到晉朝,相傳西域僧人慧照來到無錫美麗的西神山麓駐錫傳道,從此就有了惠山的名字。寺廟建于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梁大同三年(537年),易名法云禪院。唐宋間又改名為昌師院、普利院、景忠推薦福功德禪院等。惠山寺是禪宗道場,歷史上香火旺盛,高僧眾多,唐宋鼎盛時期僧舍數千座。因佛而繁榮的惠山。惠山寺從唐朝會昌到清朝同治千余年,遭災五次,重建五次。清朝乾隆皇帝曾到惠山寺敬佛,留下大量詩篇。1863年,李鴻章在惠山寺廢墟上建昭忠祠。惠山寺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是無錫十大叢林之首。唐代聽松石床、唐宋經典建筑、香花橋、宋金蓮橋、明古銀杏、清朝皇家紀念碑等珍貴文物,以及近年來修復建造的大雄寺、惠山寺鐘,展現了佛教文化的獨特魅力。2004年4月26日,江南名剎惠山寺充滿喜悅,歷史1500多年,宗教活動得到修復開放,宗教活動得到恢復。從此,早鐘暮鼓和佛名在錫惠山麓回蕩。目前惠山寺佛僧三寶俱足,古叢林生機勃勃。
小貼士:
交通路線:從2路、10路、91路到錫惠公園站的火車站
開原寺
開原寺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梅園滸山與樸山之間,據說建于唐代,但已不確定。1936年,崇德生捐贈10多萬元,元斗渚廣福寺量如和尚幫助建開原寺,后被毀。1983年,天王殿、大雄寶殿、毗廬殿、玉佛樓、藏經樓、念佛堂、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僧舍、放也池等。1991年重陽玉佛樓建成,至此開原寺恢復工作基本結束,三寶俱全,成為莊嚴妙境的佛教勝地。
小貼士:
交通路線:乘坐67、88、766、158、106路到梅園站。
南禪寺
南朝梁帝小燕崇尚佛教。他還在全國大興寺建造了許多寺廟,其中包括一座大型護國寺。在梁溪的十大剎車中,護國寺是第二座。唐高宗咸亨時期(670-674)更名為靈山寺。北宋仁宗皇帝也被命名為福圣寺,但人們稱之為南禪寺,因為它位于南門。
南禪寺有一座七級八面高43.3米的古塔。妙光塔是一座八角七層的樓閣磚塔,總高43.3米。它是無錫八景之一。黑塔的影子可以落在幾英里外的橋下,故名塔影橋。歷史上有很多奇聞異說。最神奇的是,傳說中發出了五顏六色直沖云霄的奇妙光芒。最近有科學論證,這是雷電的奇跡。20世紀80年代以來,南禪寺建成了文化商城,規模不斷擴大,商品房建成9.5萬平方米,規劃建成12萬平方米,就像無錫的城隍廟無錫市將妙光街定為旅游街。
小貼士:
交通路線:公交車乘坐81、57、1、19路。
廣福寺
廣福寺位于太湖元頭渚風景區,是無錫最早對外開放的寺廟。在元渚春濤與萬浪卷雪的交界處,它靠山面湖,朝南。南朝蕭梁時,元頭渚后山建有廣福寺,一座懸崖寺,古寺高林,廢興。1925年秋,由和尚向鄉紳楊翰西募化山10畝重建。以廣土人民同登福地洞天為意,稱廣福寺。
1980年,廣福寺重返市佛教協會,重塑四大天王、彌勒佛、觀音、藏菩薩等,并邀請北京十八羅漢;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書匾大滿意,魏天池書《廣福寺》;宗教活動恢復。寺內,僧房華嚴精舍藏有鎮寺三寶:鴕鳥蛋、古畫《百鳥圖》、明末抗清義士楊資淵鐵鞭;還有五個蔡守三的退房。其建筑格局為傳統模式,如鐘鼓樓、天王殿、大雄殿等,配有陶朱閣、碗緣堂、華雨軒、華嚴精舍、退廬等輔助建筑。雖然只有20多間,但布局得體,錯落有致,環境幽靜,可以放眼太湖,獨占湖山佳處。廣福寺東面,是竹林掩映的小南海,是觀音大士的道場。素面素菜,其中有名。
小貼士:
交通路線:公交車乘1、87路至橋頭渚(充山)站。
悟空寺
建于江陰市青陽鎮悟空村,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南朝梁武帝蕭衍提倡修建佛寺時,青陽居士吳才施舍自己的房子,改為招隱寺。招隱寺是悟空寺的前身。宋太宗趙匡義到北宋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將招隱寺改為悟空寺。悟空是佛教語言的意思。到元朝未年,寺毀塔存。明洪武年悟空寺(公元1380年)重建,后隆慶(公元1562-1572年)和清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兩次重建。公元1929年,寺內設縣立悟空鄉村師范。1924年,華藏塔倒塌。2003年12月,舍利子被發現在寺廟的塔下。為了建設佛教文化旅游區,江陰政府投資建設。現在僧侶們住在那里而芬芳。
小貼士:
具體地址:無錫江陰市青陽鎮悟空村
大覺寺
位于江蘇省宜興市的大覺寺,是禪宗臨濟宗道場。南宋咸淳(1265-1274年)由志寧禪師創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清干隆(1736-1796年)年間,寺名改為集賢山大覺院;清道光(1821-1850年)年間,廣法師擔任住持和尚期間,將寺名改為白塔山大覺禪院;隨后,太平天國之亂戰火遍地,大覺禪院因戰爭而嚴重破壞;民國初年,臨濟宗第47代弟子志凱和尚為住所,寺院因文化大革命而受損。到目前為止,舊址很難恢復;第48代弟子星云大師跨海赴臺,創立佛光山,然后返回宜興,復興祖庭,重建大覺寺。位于西渚鎮橫山水庫旁的王飛嶺街重建,占地1000畝,山川環繞。星云大師重建宜興大覺寺,不僅有利于兩岸佛教交流州佛教復興。星云大師重建宜興大覺寺不僅有利于兩岸佛教交流和中國佛教復興。大覺寺位于橫山水庫東側,雞龍山街,周邊資源優越,依山傍水,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景觀特色。它是現代與古代文化的結合,具有古董江南建筑風格。佛教思想通過引入佛教文化傳播。
小貼士:
具體地址:無錫市宜興市西渚鎮橫山村(文/新浪無錫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