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意境——中式書房布置
“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自古及今,書房并無一定之規。富者可專門筑樓,貧者或室僅一席;有的雕梁畫棟,有的則環堵蕭然。書房或筑于水濱,或造于山間;或藏諸市井,或隱于郊野;有的植以南山之竹,有的覆以荊楚之茅,不一而足。但總有一點是書房應有的品質,那就是清雅。
中國古代文人無不重視書房的設置,盡管各自經濟狀況迥異,但皆講究書房的高雅別致,營造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專門談到書房的裝飾,有很多精妙的設計,但崇尚的是“宜簡不宜繁”,力求“高雅絕俗之趣”。
書房要清靜且小
清靜的意思是要明亮透氣、安靜定心。書房不在乎空間的大小,在乎的是整個空間的環境和氛圍。因為小面積則聚氣,不熱不寒。
例如:一代帝王乾隆,他讀書的三希堂也僅八平方米,但其陳設幽雅、古樸,彌補了空間的不足:
狹長的室內進深用楠木雕花隔扇隔分成南北兩間小室,里邊的一間利用窗臺設擺乾隆御用文房用具。窗臺下,設置一鋪可坐可臥的高低炕,乾隆御座即設在高炕坐東面西的位置上。乾隆御書“三希堂”匾名,“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對聯分別張貼在御坐的上方和兩旁。
三希堂
低炕墻壁上五顏六色的瓷壁瓶和壁瓶下楠木《三希堂法帖》木匣,被對面墻上落地大玻璃鏡盡收其中,小室立顯豁然開朗。
此外,小室隔扇橫眉裝裱的乾隆御筆《三希堂記》,墻壁張貼的宮廷畫家金廷標的《王羲之學書圖》、沈德潛作的《三希堂歌》以及董邦達的山水畫等,更為三希堂增添了無限韻致。
三希堂
同時,還陳設有大量當時制作的極為精致的工藝品和文房器具。高雅與精致始終充溢著這個狹小的空間,散發出濃濃的書卷氣。
書房要有書案一張
書案多用于閱讀、書寫、放置圖書;畫案用來放置畫卷、繪冊;翹頭案兩端翹起,用來展閱長長的手卷最為合適,手卷不至于失手滾落案下。總而言之,書房家具中的案以簡潔風格為主,不宜繁瑣。
書案上俗物不可有,雅物不可多,古硯銅注、筆筒鎮紙可以有,但若不喜書畫也可以通通撤掉,放上一臺筆記本電腦,書籍若干本,也可樂在其中。
書房要有書架或書柜
有人問,為什么古家書柜或書架基本沒有門?因為真心愛讀書的人,書架不是家具,是書的陳列裝置,有柜門徒增隔閡。
至于落灰積塵,原不是讀書人要考慮的事,橫七豎八四處攤開才是本色。再說,大讀書人自然有仆婦定期打理;小讀書人家中自然有個紅袖能收拾;至于光棍讀書人,他必然會喜歡灰塵令藏書散發的陳年的醇味——此中樂,不足為外人道。
書房要有高椅一張
歷代以來并沒有特別針對書房設計的椅子,一般而言,以太師椅及四出頭官帽椅最為常見。椅子應與書案搭配,盡量選擇有扶手的椅子會比較舒服,并遵循人體工程學原理,最大限度地保證座椅的舒適度,是為“身逸”。
書房要有書房文飾
對于書房墻壁如何進行裝飾,清代的李漁頗多高見:“書房之壁,最宜瀟灑,欲其瀟灑,切忌油漆。”
上策是“石灰堊壁,磨使極光”,其次,“則用紙糊,紙糊可使屋柱窗楹共為一色”,而“壁間書畫自不可少”。在書房內的裝飾上,往往采用碧紗櫥、屏風、竹簾、帷幕等物,以增加其美感、靜趣、雅風。
除此之外,文人的書房,講究題名,或以書房周圍的山石花木為題:如蘇州網師園的殿春,是因周圍多芍藥花,故有此名;以翠竹命名的曲園中的小竹里館;以梅香命名的滄浪亭的聞紗香室;以梧桐命名的暢園的桐花書屋……
書房要有綠植盆景
書房要充滿書香之氣,選擇植物不宜過多,且以觀葉植物或顏色淡雅的盆栽花卉較為適宜。空間較小的書房可選擇矮小、終年常綠青翠的小型松柏類植物,如文竹、五針松等植物,數量不宜多。
書架上可放置玲瓏小巧、色彩鮮艷的肉質多漿類植物組成的迷你盆景,來豐富書房的色彩;寫字臺上,放置精致的小型觀葉植物,如:各種椒草、鏡面草、網紋草、蘭草、合果芋等。使書房主人在長時間、緊張的腦力勞動之后,欣賞一下植物,達到松弛神經,調節視力,解除困意,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除了以上這些,當然還要有書,這樣的書房才自有了生命力。書房之美,在于一種文化韻味,在于“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境界。身居其內,吟詩作畫、撫琴待友、烹茶款客……使人心暢神怡,樂在其中,陶然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