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溫州古戲臺的“文化密碼”
6月初,在樂清市淡溪鎮黃塘村有著160年歷史的古戲臺上,11本經典南戲劇目輪番上演,并通過網絡直播參加第十四屆布拉格國際演出設計與空間四年展。
此事引發眾多市民對古戲臺的關注。目前,溫州古戲臺的數量、分布以及現狀如何?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具體分布:
西邊多東邊少、山區多沿海少
樂清市淡溪鎮黃塘村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以周姓為大姓,是典型的氏族聚居村,其先祖遷移到此已有900多年。該村現存傳統古民居多為晚清和民國時期所建,以各種院落式布局為主,部分古建筑巧妙融合了西方建筑風格。
該村周氏祠堂有一座古戲臺,至今已有160年歷史。該戲臺坐南朝北,方形平面,高度約7米,臺面鋪設約8米×8米的厚杉木板,清代建筑風格;前臺柱陽面刻楹聯“扮演就千古興亡勝負妝點出百年離合悲歡”;后臺柱陽面刻楹聯“布武修文宛然經濟嬉笑怒罵俱是文章”;戲臺屋脊還塑有二龍戲珠、葡萄松鼠紋、戲曲人物、花卉紋等,古香古色。
溫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顯示,溫州市這樣的古戲臺現存541處,總體分布“西邊多東邊少、山區多沿海少”:鹿城區16處,甌海區30處,龍灣區5處,洞頭區11處,樂清市29處,瑞安市50處,平陽縣37處,蒼南縣37處,泰順縣22處,文成縣68處,永嘉縣236處。
溫州市古戲臺按照海拔劃分:位于200米以下的占據絕大多數,有332處;200米至500米的有135處;500米至1000米的有74處。其中,永嘉縣界坑鄉黃岙頭村的金氏宗祠戲臺海拔最高,為894米。
這些古戲臺大多位于村落宗祠里,其次位于廟宇中,只有少數位于特殊的建筑如眾廳、民居之中。這與溫州的村落聚族而居,往往通過宗祠里的戲臺演戲增強宗族凝聚力有關。
戲臺風格:
明代注重風水,清代講究精致
普查資料顯示:溫州古戲臺建筑風格的形成歷經宋元、明清兩個歷史時期;溫州現存的古戲臺多為清朝重修或重建。
宋元時期,是溫州戲臺風格的形成時期,這時期的戲臺傳承了較多宋朝的建造風格,用料粗大,較為古樸。
明清時,溫州古戲臺進入發展繁榮時期。這個時期的戲臺一方面延續前朝的建造風格,另一方面融入了溫州地方特色和周邊地區的建造風格,還吸納了西洋建筑風格。明代注重風水,戲臺所在的宗祠或廟宇,多處在背山面水、水口收藏之處。如文成縣黃鳳垟王氏宗祠戲臺,周邊翠峰連綿,當地有名的龍溪從王氏宗祠前方流過,可謂風水寶地。清代審美要求趨向纖細、精致,戲臺在細節裝飾上講究逢木必雕,多飾彩繪。
此外,溫州周邊地區,如南面的福建,西北面的麗水、金華、衢州等地,由于人口遷移、木匠師傅流入等原因帶來當地的建造風格,為溫州古戲臺注入了一股新風。普查顯示,泰順縣、文成縣等地經常會請麗水、金華、衢州等地的木匠師傅前來造戲臺,他們帶來溫州以北地區的建造風格和工藝。泰順縣古戲臺牛腿的做法就與金華、衢州等地較為相似。
建筑用材:
用杉木做臺板,有利于聲音共鳴
溫州人愛看戲,也愛演戲。古戲臺作為傳統戲曲演出不可或缺的物質載體,是溫州戲曲繁華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瑞安一些村落遇到喜慶節日,就請戲班在戲臺上演戲,一般唱三至五天,多則七天半月,下午一場,晚上一場,觀眾從四面八方涌來,自發地形成集市貿易場面,家家戶戶還邀請親友前來看戲,好吃好喝招待,整個地方過年似的,熱鬧異常。
“溫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叢書”中的《溫州古戲臺》執行主編黃慈帖曾調查走訪溫州市大部分古戲臺。她在《溫州古戲臺》中提到,溫州古戲臺主要以木結構為主,不僅因為木材取材便利,還有聲學上的追求。如溫州戲臺臺板以杉木為主要材料,有利于增加臺板與穹隆間的共鳴,用屏風分隔前后臺,可以防止音響的“后泄”等,頗有藝術考究。
“溫州古戲臺太美了,需要我們細細地去品味?!秉S慈帖說,與雕飾精美的古建筑一樣,溫州古戲臺的裝飾隨處可見,最為常見的是雕刻和彩繪,題材多為戲曲人物、傳說故事、瑞禽祥獸、四季花草、文字紋等。如甌海區水碓坑十二宮戲臺繪有“按圖索驥”的場景,還有類似蘇式彩畫,書寫“古文新義”“古文六種”等古書圖案;永嘉縣北溪楊氏宗祠戲臺除了傳統紋飾外,還寫有大量唐代著名詩人描寫女性或借女性抒發感情的詩句;甌海黃山宮戲臺、洞頭東沙媽祖宮戲臺和文成文坑太陰宮戲臺等布滿了繽紛的彩繪。
溫州的古戲臺還有一個特點,常常可見藍色玻璃的大量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溫州已與外國交往頻繁,也反映了溫州工匠在選擇材料時的大膽和靈活。
歷史價值:
是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縮影
溫州古戲臺雖然歷經歲月的洗禮,但大多數戲臺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維護,保存現狀良好。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缺乏文物部門的專業指導,一些古戲臺在修繕過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等未能依照文物修繕相關原則,結果事與愿違地給文物建筑造成保護性破壞。還有一些古戲臺被異地安置,保護措施不到位,如蒼南縣鯨頭楊府殿戲臺,因為楊府殿重建,戲臺被搬遷到楊府殿西側平地上,雖然氣勢恢宏,卻少了許多人文氣韻;位于永嘉縣大若巖九房陳氏大宗祠戲臺,因為陳氏大宗祠被改建成綜合樓,戲臺被遷移到公路邊,孤零零地成了路亭……
隨著溫州市文化部門和社會力量對古戲臺的重視,近年來一些古戲臺煥發了“第二春”,參加布拉格國際演出設計與空間四年展的樂清黃塘村古戲臺就是其中一個突出例子。
“古戲臺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和濃郁的人文氣息,可以說是溫州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黃慈帖在《溫州古戲臺》書中寫道,她希望這些散落在甌越大地上的古戲臺能引起大家的珍視,獲得大家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