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坑“馬坑片”古建筑多 門墩和龍鳳柱的材料仍是謎
說起東坑鎮,估計很多人會想到“賣身節”充滿刺激的傳統習俗活動,但如果問起東坑“馬坑片”卻鮮為人知,甚至當地人也知者寥寥。說起馬坑片,不得不提馬腰嶺。它位于彭屋村、丁屋村、黃屋村交會處,因形如駿馬臥底而得名。而現在的馬坑片古村落建筑群就由馬腰嶺下這三個毗鄰的三個自然村組成。其中黃屋村面積小,且大部分已修成現代樓房,古建筑只能依稀可見。
東莞古村落素來就有“三間祠堂、四間廟”說法,而馬坑片古村落建筑群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比如彭屋村,廟宇就特別多,有覺緣庵、富貴宮、瑞石寺、塔頭廟、北帝廟等等,其中最有名的是亭崗古廟;祠堂則有石松公祠、四明公祠、野夫公祠、處靜公祠、得月公祠、南圃公祠、逸閑公祠等11座,其中彭氏大宗祠最具代表性。這些明清建筑,無不彰顯當地發達的信俗文化和宗祠文化。
這里的廟供奉的是“七姐”
走訪當天,天晴,略帶薄霾。車子進入東坑鎮,向西北行,約1公里,便可眺望一處古村落藏匿于群嶺碧水間,紅瓦中帶著斑駁的時間印記,頗為顯眼,那就是彭屋村。
游走古村,一邊是新落成的現代廣場和商廈,另一邊是滄桑的祠堂、古廟,二者之間似乎隔著一面時空轉換鏡,讓人來回自由穿越。聽村中老人說,古村原本有一面2米高,雙面青磚的圍墻將村子全部包圍,圍墻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南門為正,可惜某次洪水帶走了這一切,唯一剩下西門殘存的只鱗片爪。
我們從南門頭邁進古村,一條大道劃開東西,西邊是一片池塘,池塘之后仍是池塘,東面則是一座蘇聯風格建筑。這是古村中比較大的建筑,原人民公社時期的食堂,村中的生產隊就曾在這里吃“大鍋飯”。后來“大鍋飯”吃不下去了,就半荒廢著,直到由一個名為謝衍倫的人承包,改建成彭屋村的第一間工廠“彭屋毛織廠”。那曾是當地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單位。
這座蘇聯風格建筑,相比古村其他建筑,實在太年輕,但如今也已是一副斑駁滄桑的面孔,只是回想其所經歷的歷史,還是不由讓人生發感慨。
深入彭屋村,我們發現,這里的廟宇特別多,有覺緣庵、富貴宮、瑞石寺、塔頭廟、北帝廟等等。當然,其中最有名的是村后那座高高聳立的亭崗古廟。古廟始建于明朝嘉靖(1522—1566)年間,共兩層,上層正殿供奉七圣仙娘,下層三間,中央祈神之用,兩邊為酣息之廳。
這頗有意思。一般而言,本地廟宇大多供奉佛家的如來、觀音、彌勒或道家的三清,但這里獨獨供奉俗稱“七姐”的七圣仙娘娘。據當地老人介紹,古廟“照遠不照近”,凡來朝拜的遠方客人有求必應,以祈求姻緣、子嗣為主。據說,鼎盛時期,每年七月初七“七姐誕”和八月十五“大金鐘戲會”,都能吸引上萬人前來參與,一度成為了該村,乃至全東坑鎮的習俗。尤其后者更是熱鬧,人們在山腳搭起大棚聘請粵劇名班演唱九本,從八月十五開始,連唱四日五夜,轟動四方。
彭屋村有11座祠堂
除了亭崗古廟等眾多廟宇外,彭屋村眾多百年建筑中,還有石松公祠、四明公祠、野夫公祠、處靜公祠、得月公祠、南圃公祠、逸閑公祠等11座祠堂。這些明清建筑,無不顯示這彭屋村的宗祠文化非常發達。其中最著名、保存也最完好的是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有著480年歷史的彭氏大宗祠。作為嶺南建筑文化的典范之作,彭氏大宗祠是村民眼中的“鎮村之寶”,曾吸引了中央電視臺、廣東電視臺來拍攝,被傳誦一時。
彭氏大宗祠大門有一對聯:“右拱天馬左帶龍江堂構擅一方之形勝,遠祖彭城近宗琥珀螽斯衍百代之云礽。”前一句描述的是大宗祠的建筑形制,后半句解說宗脈,寄寓子孫繁盛。從我們能看到的講,宗祠坐東北向西南,三進五開間硬山頂,四合院布局,由三十六支石頭柱、木柱支撐而成,據說為本村彭氏十一世祖彭世潮歷16年而建成。
祠堂前有小廣場,廣場三面皆由紅砂石柱子和欄板組成約100平方米的圍欄頗為特殊。圍欄分上下兩部分,下半部分是密封的砌墻式,墻壁表面刻滿花卉圖案;上半部分為通透式的紅粉石欄桿,造型各異。于東西兩角,各置一只滿頭卷發的獅子,雄獅子腳踩繡球,此時子手撫幼子,相看兩不厭,頗為傳神。
走進祠堂,站在寬闊的天井中,瞻仰這座480年歷史的古建筑,讓人不禁要想象一下過去的生活場景。祠堂兩廊是“樂亭”,以前每當“開燈”或辦喜事時,樂工就或站或坐在這里奏樂,春秋兩次大祭時,更是鑼鼓喧天,一派肅穆喜慶。祠堂中央為“覲亭”,為謁祖行禮之用,故紅紅砂石雕刻的圍桿,奇葩異果、良禽祥獸等栩栩如生。亭前有一對聯寫著“進一步趨蹌凜肅,歷三級揖讓雍容”,清楚地說明行禮的規范:凡彭氏族人入祠堂謁祖要嚴肅恭敬,先在覲亭行禮,再入寢室上香拜祭祖先。
祠堂門墩和 龍鳳柱的材料珍稀
此外,據說祠堂還有“三寶”。 一是明代彭世潮畫像。相傳是著名畫師曾子美先生所繪。此像畫工精美,遠看雙目存神,不威自畏,近觀線條流暢,精巧細膩,雖歷四百余載,其色不變。
二是祠堂大門兩旁的一對門墩。門墩烏黑锃亮,堅硬異常,周圍雕著花卉和麟吐玉書的圖案,鐫工精巧,靈動異常。據村民介紹,門墩的石材很稀有,一年四季非常清涼。在沒有風扇、空調的年代,酷熱的夏天,村民都爭著坐在或躺在門枕上納涼,搶不到門枕的就干脆坐在門枕旁,有事沒事來聊天、聽講古,因此祠堂成了昔日全村名副其實的文化大劇場。
三是“龍鳳柱”。該木柱光亮如玉,細看時,龍柱上的紋路猶如金龍穿云過霧,鳳柱則有鳳紋從下而上伸延纏繞,如同鳳鳴九天。據說龍鳳柱材質堅硬如石,五金不入。如今木柱上還有許多很小的口子,估計是那些愛探究的熊孩子用釘子實驗時留下的。
那么,這樣難得的門墩和“龍鳳柱”又是怎么來的呢?
相傳,彭氏大宗祠的建設者彭世潮在任陜西道監察御史期間,曾擒獲過大盜夏元虛。提審夏元虛那天,有很多人到堂上請求他判夏元虛無罪釋放。這引起彭世潮的思考,為何那么多人為一個大盜說情呢?深入民間調查后得知,原來夏元虛俠肝義膽,劫富濟貧,所盜財物大都用于接濟貧困者,深得平民百姓的擁戴。因此,彭世潮判夏元虛無罪釋放。
后來,夏元虛聽說彭世潮因看不慣官場的黑暗而辭官回故里,在家鄉彭屋籌建大宗祠的事。為報答彭世潮的釋放之恩,夏元虛行數千里路,送來一對琇石門墩和一對五金難入的木柱。
聽說此對烏黑透亮的門墩,出自山東省的瑯玡山,而那對木柱就是豎在祠堂寢室的“龍鳳柱”,五金難入光亮異常,其紋理又如龍似鳳,至今還沒有人說得出是什么木材,估計要請林業專家鑒定過才知。
500多年歷史的 古圍墻還有200多米
走出彭屋村,我們走向相鄰的丁屋村,丁屋古圍墻、丁氏祠堂、將軍柱等一些歷史遺跡,足以讓我們回味。尤其是丁屋古圍墻,彌補了我們在彭屋村的遺憾。
丁屋古圍墻位于丁屋村委會旁的一道斜坡上,有一段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的古圍墻。由于年歲已久,現在已殘缺不全,有的坍塌、被拆,黃色的磚泥裸露其上,樹根、竹根把本來堅實無比的圍墻撬開了一道道裂痕。目前與彭屋村接壤之處僅存下一段約200米的墻身,讓后人謹記祖先保衛家園的艱辛。
在古代,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分分合合之間的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是動蕩不安的社會。故中國的城、村、寨為保一方平安,以防外敵的入侵、賊人的搶劫,大都筑有城墻和圍墻、村墻。丁屋古圍墻建于大明正德年間,正是戰爭頻仍,盜賊蜂起的亂世。
圍墻原先全長1200多米,高5米,寬4米,用青磚、紅石砌成,圍墻頂上鋪著大青磚,既平整又寬闊,據說人騎馬也可以在圍墻頂上奔馳。圍墻的東、西、北面筑起大圍門,圍門之間筑起十三個炮樓,炮樓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擊口,供瞭望和射擊之用,圍墻頂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個方行的墻臺,墻臺之間互相呼應,建筑十分堅固,雄偉壯觀。
由于時間的久遠,東門和北門都不知何時拆了,現在只剩下西門。西門處如今還有兩個門樓,其中一個叫“光胎門”門上有副有趣的對聯,上聯:林林總總,下聯:蕩蕩平平。上句說的是世間萬物,下句講的是君子胸懷。如今村民有紅白喜事都要經西門出入,覺得經過這道門,更能“出入平安”。
東莞素有“三間祠堂、四間廟”之說,丁屋村自然少不了“丁氏祠堂”。祠堂坐南向北,呈長方形,是一組左右通巷、深三進院落式建筑群,占地約500平方米。由長方形大理石鋪砌而成的左右青云石巷,令庭院群相隔而座,相互廊道穿插。廳堂軒昂,庭院幽雅。雕梁畫棟,栩栩如生,充分體現我國古代南方建筑的傳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