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窯——東方式古老美感
泥制陶器須經激漾火焰的煎煉,最后才會變為陶質成品?;鹧娴木铀?,就是窯爐。 陶都丁蜀,作為一處露天的窯爐發展歷史陳列館,到處是窯爐累累斑斑的火痕。據《文博通訊》1976年1月號《宜興古窯址調查》一文載,在宜興丁蜀鎮附近先后發現古文化遺址7處,其中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有5處;另有古窯址100多處,其中漢窯16處,六朝窯3處,隋唐、五代窯9處,宋元窯20處,明清窯60多處。陶器燒成用的窯爐,按歷史發展順序,主要有原始的圓形升焰窯、龍窯、倒焰窯和隧道窯等數種。在這幾種窯型中,集實用性、創造性和中國底層人民審美趣味為一體的龍窯,使用時間最長,從唐代中晚期一直沿用至近代,有千年的歷史。
丁蜀地區的龍窯,已知的考古發現,唐代有澗眾古龍窯,宋代有羊角山龍窯,明清以降,更是不計其數。龍窯以形狀像古代傳說中的神物龍而得名。丁蜀龍窯,依山勢傾斜用磚砌筑而成,一般長約30米至70米,頂高約12米,傾斜角8至20度之間,結構簡單,分窯頭(龍頭)、窯床(龍身)、窯尾(龍尾)三部分。在龍窯穹狀脊上的兩旁,每距一米許,開鑿用以觀火和放燃料的小洞,俗稱“鱗眼洞”。另在窯身開有少量作為裝窯、開窯進出的“戶口”。
龍窯建在山坡上,利用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故造價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熱。陶都西南天目山余脈南山上密如海濤的松柴,因其發熱量高,火焰長,灰粉質較少,成為龍窯的主要燃料。
關于龍窯的來歷,丁蜀民間還有神異傳說:相傳古時太湖里有一條烏龍,被天上玉帝派遣,專管耕云播雨之事。因太湖西岸丁蜀一帶的百姓不敬天神,玉帝便懲罰他們,不施雨水。一日,烏龍巡視經丁蜀上空,見底下田地裂坼,民不聊生,便心生惻隱,吸水播雨。玉帝因此大怒,派天兵天將捉拿烏龍。烏龍不服,奮力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被亂槍戳得渾身是傷,從天上摜到地下,頭朝下,尾朝上,恰好跌落在丁蜀白宕的一座小山坡上。當地百姓感激而又悲痛,便自發挑土,掩埋烏龍。不知過去多少年,葬龍的土堆上出現了許多洞口,有人鉆進去一看,烏龍的尸骨不見了,里面成了通透的傾斜隧道。
后來,人們就嘗試在龍肚中燒制陶器,龍嘴是燒窯點火的地方,龍身上的大傷口作“戶口”,小傷口就是“鱗眼洞”。這種方式效果很好,陶器燒得又多、又快、又透、又省柴。從此,龍窯流行開來。
直到20世紀50年代,丁蜀鎮龍窯才逐漸被倒焰窯代替;20世紀70年代,更為先進的隧道窯又取代了倒焰窯。不過,有著強勁生命力的龍窯依然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丁蜀鎮東、建于明代的前墅古龍窯,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黑沉沉的夜里,承傳不輟的窯火逸出洞眼,遙望曠野中的龍身,金鱗閃閃,欲飛欲舞,宛如時光倒流,給人帶來一種東方式的古老而又奇異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