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建筑文化回歸,新中式建筑將成為主流!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國家。綿綿五千年的風波歷史,造就了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的沉淀,不僅僅凝聚在優雅詩詞歌賦和動人心弦的歷史故事中,更多的是存在于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的地方,就如我們的傳統建筑。
中國傳統建筑又稱中式建筑,其形成和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由于幅員遼闊,各處的氣候,人文,地質等條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思想的進步,我國建筑的風格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出現了多元化形態。但這種多元化建筑趨勢,也導致了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地域特色正在消退。作為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追溯和反思,中式建筑自然而然重新浮出水面。
人們開始從紛亂的“摹仿”和“拷貝”中整理出頭緒:利用傳統的中式建筑元素和現代建筑手法的結合運用,從而產生的一種建筑形式——新中式建筑。新中式就是中式建筑元素和現代建筑手法的結合運用,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演化和抽象化,從而產生的一種建筑形式。它不僅僅是對傳統建筑元素的現代應用,更是對中國傳統建筑的一種延續和發展。
新中式建筑風格主要有以下的特征:在運用現代的材料和技術,滿足使用者的生活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結合和創新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以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優秀的新中式建筑不僅結合了傳統中式建筑的風格,還充分考慮現代人的審美和生活觀念。新中式風格的建筑越來越多,在用戶看慣了西式風格之后,各種新中式建筑開始回歸,甚至變成主流。
新中式建筑在沿襲中國傳統建筑精粹的同時,更注重對現代生活價值的精雕細刻。同單純的仿古建筑不同,新中式建筑著力提高居住的舒適度。
比如在設計中更多考慮私密性,增強采光通風,更有效地提高衛生間、廚房在居室中的地位,更好地使老人、孩子、夫婦間的居室環境合理分隔與有機協調等。
另外,在庭院、地下室的處理中,也吸納了更多現代生活流線的創新之筆,如外庭院、下沉庭院、內游廊等,讓中式建筑以一種更自然、更現代、更具生命力的品相出現。
新中式建筑通過現代材料和手法修改了傳統建筑中的各個元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演化和抽象化,外貌上看不到傳統建筑的原來模樣,但在整體風格上仍然保留著中式住宅的神韻和精髓。
隨著間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選擇住宅方面,更多的人注重有品質的居住環境,偏向具有傳統文化的中式建筑。
中國傳統符號帶給中國人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在物質生活逐漸優越的今天,越來越追求精神和內心的提升,充分將它運用起來,將帶給人們更多的民族歸屬感,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并將中國文化更好地展現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