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獻和石窟壁畫中的傳統節俗
春節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最盛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歷新年的歲首,忙碌了一整年的中國人,在除夕夜全家人歡聚一堂辭別舊歲,從初一開始互相拜年迎接新春。
貼春聯是迎接春節最具標志性的行為,也就是王安石《元日》中所說“總把新桃換舊符”。藏經洞所出的敦煌文獻中,保存了早于孟昶作品兩百多年的唐代桃符題辭,其內容為新春祝福,以四言的對仗聯句形式寫成,符合春聯的基本形式,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楹聯。
“歲日:三陽始布,四序初開。福慶初新,壽祿延長。又三陽肇始,四序來祥。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喏,一定要“書門左右”哦。
正月初一也叫做“履端”,每年這天以后親友往來、飲食相邀,展開春節的一系列慶祝活動。據敦煌文獻S.2200《歲日相迎書》記載:“獻歲初開,元正啟祚,入新改故,萬物同宜。共敘芳年,咸歡麗景,聊陳薄酌,用解旅情,便請此來,下情所望。”
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作為農歷新年的第一個滿月之夜,正月十五自古就被賦予美好、浪漫、圓滿的寓意。東漢明帝時期形成“上元燃燈”的風俗。唐代正式確立此日為官方節日,當夜天子與官民同歡,燃燈祈福,熱鬧非凡。
繪制于唐代貞觀十六年(642)的敦煌壁畫《舞樂圖》,畫面以燈樓為中心,兩側立有燈輪,還有天女燃燈,描繪的正是盛唐宮廷夜宴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據推測,這種燃燈萬盞的場景可能發生在元宵節,也就是上元燈會。
敦煌文獻記載:“初入三春,新逢十五。燈籠火樹,爭燃九陌;舞席歌筵,大啟千燈之夜。”寥寥數語,反映了敦煌民間上元夜“火樹銀花合”“九陌連燈影”的盛況。
二月二
二月二,龍抬頭。根據民間傳說,此為主管風雨的龍王抬頭之日,意味著在此之后雨水會逐漸增多。
莫高窟壁畫記錄了春夏秋冬四季變幻,關于如月仲春之始“二月二”,自是有不少精彩呈現。
二月初二,剃龍頭;小孩理發,剃“喜頭”。新的一年,就要從“頭”開始。
農歷二月以后,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冬季的少雨現象結束,降水增多,春耕由南到北逐漸開始。
清明(寒食)
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矣。
寒食在仲春之末,清明當季春之初。寒食、清明本不是同一個節日,但日期相近。唐朝時兩節就有并稱,許多寒食節的傳統也已融入清明。
清明假期,可不是今人的首創,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有明確的清明寒食放假記錄:“五日遇寒食,至八日假開。”朝廷把寒食、清明兩節拉通從初五到初八放假,這可算得上是實實在在的小長假了。
小長假里,古人都喜歡做些什么呢?除了祭掃拜祖,還有郊外踏青、寺院賞樂等活動。
陽光明媚,芳草青青,唯春風和花香不可辜負!
據敦煌文獻S.0381《龍興寺毗沙門天王靈驗記》記載:“大蕃歲次辛巳(公元801年)潤二月廿五日,因寒食,在城官僚百姓,就龍興寺設樂。寺卿張閏子家人圓滿,至其日暮間至寺看設樂。”
端午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也叫重午節、端陽節。端午節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一團粽糕飄香,共敘端午良辰。敦煌文獻S.5636卷《端午相迎書》載:“幸逢嘉節,端午良辰。有慰同僚,何以申展,空備團粽,輒敢諮邀,狀至幸垂過訪。謹狀!”
端午請客食粽的邀請函已到,就問你參不參加。不知古人所備香甜軟糯的粽子,是紅棗的,豆沙的,蛋黃的,還是肉餡的?
現在我們每逢端午各地舉行的龍舟比賽,大家生龍活虎揮舞船槳的樣子,不就是古代壁畫里水上劃船的加強版嘛!
另據敦煌文獻S.5448《敦煌錄》記載:“端午日,城中士女,皆躋高峰,一齊蹙下,其沙聲吼如雷,至曉看之,峭崿如舊,古號鳴沙,神沙而祠焉。”
端午登高滑沙,生活在海邊的人們只有艷羨的份兒。
七夕(乞巧節)
“七夕佳人喜夜情,各將花果到中庭。為求織女專心座(坐),乞巧樓前直至明。”——敦煌文獻《七夕乞巧詩》。
卿卿我我的親密模樣,讓一眾春節不敢回家的單身汪們,情何以堪呀?
在《全天星圖》上看似近在咫尺的兩顆星,實際相距16光年,中間隔著漫長的銀河,本是一對兒“不得見的街坊”。只有在七月初七這天,上弦月光遮住了銀河的光彩,原本橫亙其間的銀河瞬間“隱形”,牛郎織女星得以“相逢”。
中秋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會等。五代時期的敦煌壁畫中,畫師描繪了人們想象中的月宮圖景。菩薩左、右手上托著的就是太陽和月亮。在這般清幽的光彩中,月宮里的金蟾、玉兔和桂花樹清晰可見。
拜月亮,吃月餅,這才是中秋佳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重陽
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又稱重九節,主要節俗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等。
敦煌壁畫中雖然沒有古人賞菊花、喝菊花酒的景象,但隆重的秋日宴飲場面頗為多見。
重陽時節,秋高氣爽,登高望遠,修心養性;群朋宴飲,暢意非凡。
古人騎馬登高、呼朋暢飲,你是不是也想加入他們,一起策馬奔騰,推杯換盞,共度歡快的秋日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