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家族文化和祠堂文化的那些事
家族文化
家族,是指具有血緣關系的人組成一個社會群體,通常有幾代人。語出《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連以事,相及以祿。”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家族有春秋時期的晉國六卿,即趙氏、韓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隋唐時期的五姓七望,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等。
家族,又稱宗族,是同一個男性祖先的后代世代聚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社會組織。文明社會伊始,面對嚴酷的自然及社會的生存斗爭,家族只能以較小的規模存在,有獨立生存能力的子、孫逐漸脫離父族另立宗族。春秋戰國以后,一個宗族所包含的人口往往可達幾千;魏、晉、隋、唐時,個別豪門大姓甚至有上萬人。
中國姓氏宗族中,有這樣的特例,就是異姓同宗不同祖,合姓同宗不同祖,同姓認承同宗不同祖,比如:
一、異姓同宗不同祖。賴、羅、傅皆為黃帝子孫,原均聚居于河南地帶,各因有功于國,封地賜爵,后世子孫為體念先世創造之不易,遂以封號為姓。然盛久必衰,勢所必然,迨楚靈王崛起,先滅賴、繼滅羅、后并傅,楚國雖停止殺戮,然已歷時數代,子孫眾多,混淆不清,均未再復姓,因是三姓遂相議不通遁姻,以表示同氣連枝之意,是我賴、羅、傅自來即具有皿統關系,于此可見一斑。賴羅傅三姓在中國民族歷史上各有其悠久之歷史,故平日相見,均以“親堂”互稱,即可知三姓數千年來,即具有血統關系,與三國時劉關張之因一時情感結合,而為異姓結義金蘭,截然不同。
二、合姓同宗不同祖。比如“劉傅氏”,即當初傅氏一支遠遷他鄉時,同遷徙的鄉親中,有劉姓人家。當途中傅氏家長因病故去后,傅氏孤兒寡母幾乎無法趕路,也不能中途落腳定居,這時,善良的劉姓人家就承擔起他們的命運。傅氏接宗子還沒有成人,母親也故去了,于是劉姓人家就視其為己出,培養成人。為了這份恩情,傅氏接宗子,將傅劉合姓,并讓后代傳承至今。
三、同姓同宗不同祖。這種情況最多,就是本地已經有同姓人家,卻不知自家根源,后遷徙來的同姓卻有家譜可溯源,兩族關系和睦,本地同姓便認承后來同姓為同宗,也有的認承為同祖。
祠堂文化
家族祠堂,更是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文化的延伸。它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象征與標志。修繕祠堂不僅是對中國歷史遺跡的補救,而且也是對家族祖先長輩的緬懷和尊敬。
在我國古代,把始祖廟叫做“祖”,始祖之后歷代先人的廟叫做“宗祠”。我國歷朝歷代以及至今之宗法制奉行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享有建立、奉祀歷代宗廟的特權,被稱為“宗子”,他的弟兄們則被稱為“別子”、“支子”或“庶子”,仍屬于原有的家族,到曾孫的后代,已滿五代,古時奉行“五世而遷”,這時就要從宗子之族分出,作為一個家族的分支,另建祖廟。奉祀支子的廟叫做“祖廟”,標志這一分支的始祖;支子的后代子孫另立宗廟,以標志這一分支從哪里來,那么這同祖廟的一支就稱做“一族”。綜上所述,所謂家族,就是奉祀同一宗廟的家族分支,是以宗廟為中心聚集起來的人群,它是以血統為標準劃分的。
古時,在大小城鎮,凡大家族都設祠堂,以供奉祖先和進行議事,由族長主持。祠堂的建制并無明文規定,規模也有大有小,一般正廳為供奉和議事場所。講究的祠堂多利用木雕、磚雕、石雕等作為建筑裝飾,一般采用軸線對稱的布局。
中國古代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最能體現這種等級差距的是對祖先的祭祀上。宗祠是宗家血脈所系,也是宗家盛衰的標志。歷代帝王將相都將宗祠看作國家權利的象征,是皇室的特權。祠堂的出現,與家廟,神廟有極大的聯系。按照《周禮》規定,普通庶民就沒資格建家廟,只能路祭。民間的祠堂是從西漢開始出現并逐漸興起的,漢代祠堂是建筑在墓前的祭祀場所,祠堂多為石質,又稱石室。直到1536年,明代嘉靖皇帝允許民間“聯宗立廟”詔令的頒布,民間建立宗祠始于此,宗祠與家譜一起成為家族最重要的象征。
新中國成立后,祠堂的祭祀功能消失了,大都被改作學校、倉庫、工廠等。近年來,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保護修繕祠堂的緊迫性,紛紛自籌資金,開啟了修復祠堂、家廟的漫長之路。如今,祠堂已成為人們追思先祖艱辛創業,發思古之幽情的旅游資源。
新時代,祠堂也被賦予了新的功能:
①是尊祖敬宗,紀念祖先的場所,發揚祖先的愛國主義,艱苦創業的精神;
②是尋根問祖,接待來訪,聯絡宗親,發揚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③是道德教育的基地,通過祠堂文化、族規家訓,傳播愛國、孝悌、敬業、誠信、友善、勤勞、儉樸等道德風尚;
④是陳列書畫,增進宗親鄰里情誼,喝茶聊天休閑,發揚農村文化活動的場所;
⑤是民俗文化、民間收藏的陳列館,收藏陳列舊宗譜、舊碑記、舊石器、舊家具、舊農具,是新舊歷史教育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