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木拱橋的建造技巧
我國編梁木拱橋的施工工藝是采用原木材料、傳統木制施工工具和手工技術,采用編梁等核心技術,連接榫卯,形成極其穩定的拱橋技術體系。木拱橋的施工工作由一名木匠指揮,其他木匠操作完成。木匠的施工工藝按照嚴格的程序代代相傳。
這些家庭在木拱橋的建造、維護和保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木拱橋作為傳統工藝的載體,既是傳播工具,也是傳播場所。它們是當地居民聚集的重要場所。人們在木拱橋上交流信息,開展娛樂活動,舉行祭拜儀式,加深感情,突出文化特色。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加快、木材稀缺、建筑空間不足等因素威脅到木拱橋技術的傳承和生存,損失了這一傳統技術。
木拱橋是我國傳統木結構橋梁技術含量高的一類,也是世界橋梁史上唯一的一類,主要分布在浙江和福建省。福建和浙江位于中國東南部的丘陵地帶。山高林密,山谷深,溪流縱橫,為木拱橋的建設提供了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原材料,使橋梁建設技術得到了長期的傳播和發展。中國現有木拱橋不足100座,浙江省泰順縣國家文保單位木拱橋15座,福建省寧德市木拱橋54座。木拱橋由橋臺、橋體(包括拱、橋面)、橋屋組成,分為單拱、雙拱和多拱,橋體如彩虹,又稱虹橋。
選擇橋址,選擇鄉村水尾。考慮到橋址兩側有堅固的巖石供砌筑平臺使用,盡量選擇兩側狹窄的地方,以減少橋拱的跨度。橋臺是用石頭在溪流巖石上建造的,或者在岸邊的平地上建造船墩。水平測量采用竹喚醒水平法,將竹子分成兩片,然后在竹片中加水,調整每片竹子的水平。建造拱門,首先建造三個幼苗。
在建造牢固的橋梁后,安裝三個幼苗底座,將三個幼苗斜幼苗吊裝在水架柱上,并在斜幼苗上端安裝垂直于橋梁跨度方向的梁,然后吊裝三個幼苗平幼苗,三個幼苗平幼苗進入牛頭,完成木拱三邊形木拱,形成第一個系統。
三節幼苗完成后,將軍柱應立在三節幼苗的左右兩側。將軍柱和三節幼苗斜幼苗形成一個夾角,然后鋪設五節幼苗。將五節幼苗放置在將軍柱和三節幼苗斜幼苗的夾角處。前五節幼苗的斜幼苗和小牛頭應安裝在上斜幼苗的上端,完成第二個系統。
上剪刀苗是用兩根原木交叉鑲嵌而成的剪刀,有一組或兩組。立即在橫梁下用左右短木插入下小牛頭,然后在橫梁木左右插入的杉木插入將軍柱。架橋屋多為四柱九檁穿斗結構。蓋好屋頂,做神龕,釘好擋風雨板,整座橋的建設基本結束。
木拱橋施工設備有:水架柱、天門車(手絞車),均為木制。
隨著木拱橋從建設到竣工的全過程,產生了一系列文化民俗活動,包括擇日開工、買喜梁、祭河開工、上梁歡呼、取幣賞眾、踏橋開走、上喜梁福利、完橋福利、安置神龕等。
中國木拱橋的傳統建筑技術可以追溯到900年《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明清時期,木拱橋的傳統建筑技術在中國南方的福建、浙江等地廣受歡迎,技術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明代陳世茂在《閩中疏》中感嘆閩中橋甲天下,清代周工亮也在《閩小記》中描述:閩中橋最美,橋上建屋,翼翼清晰,無處不在。體現了木拱橋在建筑藝術上的精致。
木拱橋不僅將溪流變成了一條通往道路的道路,而且可以讓人們享受涼爽的休息,避免風雨,觀光度假勝地。橋屋設置神龕供人們祭祀神靈,表達了橋梁建設者和人民祈求好運、國泰、吉祥的簡單愿望。因此,木拱橋已成為當地人民信仰精神的寄托,也是橋梁建設技能延續的源泉。
橋是由橋匠建造的。中國木拱橋的傳統建筑技術大多是在家族內部傳授的,代代相傳。目前已確認的繼承家族包括浙江省泰順縣董氏、福建省壽寧縣徐、鄭氏、屏南縣黃氏、周寧縣張氏。
自1949年以來,由于社會的劇烈變化和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木拱建筑技術越來越少。據調查,從1949年到1999年50年,浙江和福建因自然和人為原因損壞了100多座木拱橋。
木拱橋主墨工匠分布在福建寧德調周寧縣、壽寧縣、屏南縣,相繼去世。只有少數獨立主持木拱橋建設的主墨工匠年紀大了。泰順董直機83歲,壽寧鄭多金81歲,屏南黃春才73歲。現有的木拱橋大多分布在溫州、麗水、寧德,78座,大部分位于偏遠、不通道的山芡,橋匠基本集中在這里,只有50多人。
近年來,中國政府重視木拱橋傳統建筑技術的保護和傳承,并撥出大量資金修建木拱橋。泰順董直機新建了同樂橋、瓊華橋、周寧張氏橋匠、周寧后坑橋、屏南百祥橋、燕橋、壽寧鄭多金徒弟鄭高雄、長瀨溪橋、閩侯遠濟橋、屏南黃春才、雙龍橋,為浙閩山區人民交通提供便利,為旅游景點增添新景觀,延續木拱橋傳統營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