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古民居典型杰出代表
黨家村位于陜西省韓城市東北部,是泌水河谷之陽高岸上形似葫蘆的風水寶地,俗稱黨格嶗。距韓城市9公里,西距108國道1.5公里,東距黃河3.5公里。主要有黨和賈家族,320戶,1400多人。建于元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至今已有近700年的歷史。
黨家村歷史悠久,民俗淳樸。由于村內有123座四合院、11座祠堂、25座哨樓、廟宇、戲臺、文星閣、看家樓、泌陽堡、節孝碑等古建筑,被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人類古代傳統文明村的活化石和世界民居之寶。
作為陜西古民居的典型杰出代表,黨家村古建筑群于2008年3月28日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12月9日被評為國家AAAA等級旅游景點。
黨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韓城民居的典型例子。因此,乾隆年間,韓城曾被稱為陜西的小北京,而黨家村又被稱為小韓城,因為農村商業并重,經濟發達。2001年6月25日,經國務院批準,黨家村古建筑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入選中國著名歷史文化村(第一批)名單。
英國皇家建筑學會查理教授曾說:東方建筑文化在中國,中國民居建筑文化在韓城。。走進黨家村,古老的石巷,各種形式的高門樓,精致的馬石,莊嚴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閣,神秘的避塵珠,華麗的孝碑,布局合理的四合院,都告訴人們黨家村過去的繁榮和輝煌。
城墻、看家樓、泌陽堡、夾層墻、哨門等古代防御體系是黨家村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也體現了戰爭時期富裕黨家村民的心態。
黨家村位置合理,村容如舟。房屋建設符合傳統陰陽八卦,木、石、磚雕刻齊全,研究鑒賞價值高?,F有的古代題詞和日用品充分展現了當時的生活文化氛圍。黨家村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集中了中國古代文化和建筑的偉大成就。
黨家村民居歷史悠久,選址合適,建筑精良,內涵豐富。有村莊和村莊,完整的群體保護,完整的公共設施,避難和防御安全。村里有文星閣、祠堂、私立學校、孝道碑、家庭建筑、秘密道路、哨所城市建筑、寺廟、澇池、古井、火藥庫等公共建筑和獨特的建筑。村里有20多條巷道縱橫貫通,主次分明,所有的石頭或卵石都鋪著,古色古香,獨特。
每個庭院一般占地面積約260平方米,呈長方形,有的為正方形,俗稱一印。四合院由大廳、大廳、大廳和大廳包圍。大廳是頭部,廂房是手臂,門房是足夠的,像人形,隱喻。大廳又高又寬敞,前檐大多是休息的屋檐,為祖先和宴會的地方,婚禮和葬禮,拆除活動屏幕門,設置宴會,顯然發揮了大廳設施的功能。門房和廂房是客廳,長輩和兄弟生活有序。
走進黨家村,高大氣派,走馬門樓列在巷道兩側,建筑裝飾十分講究,簡約精致,三雕俱全,是雕刻藝術的匯聚。門外有馬石、馬樁、馬環。門枕為方形或鼓式,均為石雕。有獅子門墩、鼓兒門墩、獅子鼓兒相結合的門墩,還有簡單的雙體線雕刻門墩。尤其是獅子門墩,無論是粗獷、簡潔還是精雕細刻,都能生動逼真地處理這只野獸。
門樓兩側有漂亮的磚雕,內容非常豐富。有鋼琴、象棋、書畫、梅蘭竹菊、鹿兔象馬、虎牛麒麟、幾何圖案、萬字拐、八卦圖等。更引人注目的是門額題詞,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或者是木雕或者磚雕。從內容上看,大致有三種類型可以炫耀祖先、倫理和理想追求。
村東南有文星閣風水塔,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共六層六角形,塔高37.5米。明清時期經商致富后,黨家村不僅大興土木工程,還追求文化進步。我們非常重視教育。明清時期,全村有5名學者和44名學者,幾乎有一半的家庭成功了。
對許多游客來說,黨家村具有無限的魅力,走進古村落,了解過去的生活方式,體驗傳統建筑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