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繕技術與施工管理問題探討
古建筑修繕是在保留原有建筑風貌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原始材料、尺寸及工藝進行維修的項目。由于影響古建筑修繕的要素繁雜多變,因此,對修繕技術與施工管理有著特殊要求。本文通過分析古建筑修繕原則,針對修繕工藝及施工管理要點進行探討,以期通過本文的闡述為提高古建筑修繕質量,促進古建筑修繕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1 古建筑的修繕原則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第一章第三條規定:“文物保護工程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全面地保存延續文物的真實歷史信息和價值:按照國際、國內公認的準則,保護文物本體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人文和自然環境”。
1.1 對“原狀”的理解。古建筑的“原狀”應是其最后建成時的原來狀況。確定是否“原狀”應經過充分勘測調查,分析哪些是原有的部件,哪些是后變的。可以從本建筑中找依據,也可從建造時間、類型、手法工藝等找證例。
1.2 對“保存現狀”的理解。近現代建筑因變化不大,可以保留現狀,但古建筑往往經歷多個時代的變遷,“原狀”已被改變歪曲,有的甚至已經過破壞性修理,其技術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大大減少,這樣的現狀就不能保留,而應把破壞性修理的東西去掉,恢復本來面目,正確再現歷史的精華。
1.3 關于“約定成俗”的理解。某些古建筑雖經歷史上修成改動,但其形象已基本固定下來,本身又具有特色,為大眾所認可和接受,雖然它不合法式,似乎又不太文雅,時代性也不明顯,但它已成為地方標志,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可“保持現狀”。
總之,要修好古建筑,首先要正確理解和貫徹古建筑的修繕原則,把握好保存現狀和恢復原狀的分寸,否則,就要走偏方向。
2 古建筑修繕的施工工藝
2.1 木做工程
2.1.1 柱子
柱子是大木結構的一個重要構件,主要功能是用來支撐梁架。由于年久,柱子受干濕影響往往有劈裂、糟朽現象。尤其是包在墻內的柱子.由于缺乏防潮措施,柱根更容易腐朽,喪失了承載能力。根據不同情況.應做不同處理:
(1)挖補。柱子輕微的糟朽,往往只是柱子本身表皮的局部糟朽.柱心尚還完好.根本不至于影響柱子的應力,對于這種情況通常采取挖補和包鑲兩種方法;如果柱子糟朽部分較大。在沿柱身周圈一半以上深度不超過柱子直徑的1/4時.可采取包鑲的方法。
(2)劈裂的處理。對于細小輕微的裂縫(在半厘米以內,包括天然小裂縫)。可用環氧樹脂膩子堵磨嚴實就行了,裂縫寬度超過半厘米以上,可用木條粘牢補嚴。如果裂縫不規則,可用鑿鏟制作成規則槽縫,以便容易嵌補。裂縫寬度在3厘米以上深達柱心的粘補木條后,還要根據裂縫的長度加鐵箍l-4道。
(3)化學材料澆鑄加固法。用化學材料澆鑄加固是古代建筑維修采用現代科學的一種新方法。柱子由于生物性破壞。如白螞蟻蛀蝕等。或者由于原建時選料不慎.也有外皮完好柱心糟空的現象.這種情況采用不飽和聚酯樹脂澆鑄加固。
2.1.2 大木構架的處理
(1)裂的處理。對于輕微的裂縫。可直接用鐵箍加固。如果裂縫較寬,可用木條嵌補嚴密,用膠粘牢。如果裂縫較長,糟朽不甚嚴重的。可在裂縫內澆鑄加固。
(2)包鑲梁頭。梁頭位置在漏雨處。或在天溝下表層有時會腐朽.可采用包鑲法處理。
(3)角梁和加固。加固修補方法是,可將翹起或下竄耷拉頭的角梁隨整個梁架撥正時。重新歸位安好。在老角梁端部底皮加一根柱子來支撐。用圓柱或方柱均可。但柱子要作外觀處理。
2.1.3 斗拱的修補
(1)[斗]劈裂為兩半,斷紋能對齊的,粘牢后可繼續使用。斷裂不能對齊的或嚴重糟朽的應更換,斗耳斷落的,按原尺寸式樣補配,粘牢釘固。斗“平”被壓扁的超過0.3厘米的可在斗口內用硬木薄板補齊。要求補板的木紋與原構件木紋一致。不超過0.3厘米的可不修補。
(2)[拱]劈裂未斷的可灌縫粘牢,左右扭曲不超過0.3厘米的可以繼續使用.超過的應更換。
(3)[昂]昂嘴斷裂,甚至脫落,裂縫粘接與拱相同,昂嘴脫落時,照原樣用干燥硬雜木補配,與舊構件相接。平接或榫接。
2.2 瓦作
2.2.1 墻體剔鑿挖補。先用鉆子將需要修復的地方鑿掉。然后按原墻體磚規格重新砍制,砍磨后照原樣用原做法重新補砌好,里面要用灰背實。
2.2.2 墻體局部抹灰。次要墻體,可以采取局部抹灰做法。
2.2.3 局部整修。整個墻體較好.但墻體的上部某處殘缺,可采用局部整修。
2.2.4 擇砌。局部酥堿、空鼓、鼓漲或損壞的部位在墻體的中下部。而整個墻體比較完好可采取擇砌。擇砌必須邊拆邊砌。
2.3 屋頂
2.3.1 除草清隴。拔草時應“斬草除根”,即應連根拔掉。要用小鏟將苔蘚和瓦隴中的積土、樹葉等一概鏟除掉.并用水沖凈。在拔草過程中,如造成和發現瓦件掀揭、松動或裂縫,應及時整修。
2.3.2 局部挖補。先將瓦面處理干凈,然后將需挖補部分的底蓋瓦全部拆卸下來,并清除底、蓋瓦泥(灰)。然后蓋瓦。要注意新舊槎子處應用灰塞嚴接牢,新、舊瓦搭接要嚴密,新舊瓦隴要上下直順,囊要與整個屋面囊一致。
2.3.3 脊的修復。如果脊毀壞的不甚嚴重,可以用灰勾抹嚴實。對于破碎的瓦件一般不要輕易更換或扔掉。如果脊的大部分瓦件已殘缺應將脊拆除后重新調脊。
3 古建筑修繕的施工管理
3.1 加強工程施工的進度管理
工程項目的進度對工程造價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采取合適的措施和方法合理控制和協調工程進度,是企業降低成本、減少損失的另一個有效方法。在施工準備階段,要根據設計文件和施工合同編制合理可行的施工進度計劃,用以指導項目部在各個階段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以最低投入滿足合同要求。若施工進度安排過快則會產生趕工費導致施工費用的增加;而進度計劃拖延會增加工地管理費,同樣導致施工費用的增加。因此,必須在施工前組織包括技術、質量、施工、機械、財力、勞力等相關人員共同研究,利用網絡圖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將工程造價合理分配在每一階段,在施工中采取合適的手段將造價控制在原施工進度投資分配計劃中。
3.2 不斷地和設計單位進行交流
古建筑修繕工程由于具有許多隱蔽工程,使設計與建設條件在一定程度上脫節,造成施工時變更較多,施工單位應及時和設計單位進行聯系,共同查勘,重新制定維修方案,重新編制預算。比如在古建筑修繕工程設計階段對地基基礎的勘察不是很全面,認為有足夠的承載力負荷施工荷載和修復后古建筑的自重,而施工單位在實際施工中發現由于施工活荷載的持續作用,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基礎不均勻沉降,此時施工單位應及時停工并聯系設計單位,重新制定維修方案。采用對地基基礎進行打樁、錨桿等方法進行加固,甚至落架、重新修復基礎,并據此重新確定項目費用,將經濟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
3.3 優化施工現場管理節約成本
一是徹底消除施工生產中的浪費現象,科學合理的組織作業,真正實現生產經營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二是優化人力資源,古建筑修繕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企業要想盈利,不斷提高工人的技術素質,是節約成本的非常有效的一個方法;三是優化現場協調作業,發揮其綜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現場的投入,盡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產出;四是均衡地組織施工作業,按照統籌學原理計劃施工程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施工單位嚴格遵守文物保護工程的基本原則,選用恰當的方法和手段,對特殊部位和關鍵工序予以足夠的重視,精心組織施工,做好質量目標的控制,一定能做好古建筑修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