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古建筑傳承與保護
本文從不同文化領域的人對 “維持記憶”“建造”的不同方式及其文化原因說起,進而分析了這些不同導致他們對“古建筑保護”的理解及保護措施不同。基于這些不同,引發了他們對于現代城市和建筑認識上的差異。最后提出,設計師在建造時就應該考慮保存的可能性。
1 前言
約翰?羅斯金提出,“有兩種事物可以幫助人們記憶,那就是詩歌和建筑。其中建筑對記憶的幫助更大,因為它是用雙手建成的、用眼睛看到的事物,比詩歌更有體驗性。”[1]然而,文化差異導致了他們對于維持這段記憶的媒介不同,建造的方式也大相徑庭,進而導致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于“古建筑保護”的態度不同,延伸到對于當代建筑和城市的發展態度不同。所以,“古建筑保護”的差異可能從“古建筑”建起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2 西方、日本、中國對 “維持記憶”“建造”的不同方式及其文化原因
2.1 西方依靠物質維持記憶
眾所周知,西方對于物質、寫實非常看重,這點從繪畫、雕塑也可以看出。
在古代建造時,也多使用石材,例如帕提農神廟、萬神廟、古羅馬斗獸場等等,靠物質的遺存保持記憶,自然希望它們不僅耐久,而且能夠永久。
2.2 日本不靠建筑來維持記憶,不在意重建
日本自然災害嚴重,經常重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建造時就做好了被毀壞的準備,絲毫不畏懼重建,甚至對于重建還有一些期盼。這給新科技和時尚帶來了可能性,也是日本成為科技和時尚前沿的重要因素。
正因為此,日本的建筑也多使用新材料和新技術,較為多變。
2.3 中國重視精神留存而非物質
中國文化向來在意精神留存,從國畫中和詩歌中就可以看出,藝術更多是作為精神的傳達而非物質遺存和寫實,古物的收集更是從唐代安祿山才開始[2]。這就產生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我們的歷史相對長,但古物研究和收藏的歷史卻相對短。在中國的文化中,更在乎精神層面上的保存,而不看重物質是否斷裂[3]。自古而來,中國人較為內斂,而精神活躍,喜歡“托物言志”。然而,“物”只不過是詩人“托物言志”時所“托”的東西罷了,少有人會在意“物”是否真實存在過,是以什么樣子存在的,是否保存了下來。
正因為對于物質遺存的不在意,中國人使用的建造材料多為木材,相對于西方的石材顯然更易毀壞。
3 西方、日本、中國對“古建筑保護”的理解及保護措施
對于“建造”“維持記憶”的做法不同,必然導致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于“古建筑保護”的措施大相徑庭。
3.1 西方的“古建筑保護”
西方強調不拆毀古建并保存建筑構件,不在意建筑的風貌已改變[4]。例如,西方的城市里充斥著古老的建筑和街巷(圖1),建筑的構件得到了保存,甚至威尼斯城在幾百年間幾乎沒有變化。因此,西方的新建筑發展自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圖1 法國馬賽街道
諾曼?福斯特認為,“這是有問題的,不能只是因為建筑古老就不拆除它。相對來說,日本在此較為開放和明智[5]。”但是柯布并不認為這有問題,他在體驗帕提農神廟的時候一樣能感受到當時的那種震撼和神圣。“帕提農雖說不是永久的,但是它存在了很長時間。盡管有分解和重組,盡管火燒過,爆炸過,地震過,盡管用作為教堂或其他功能,盡管它的木結構全都沒了,盡管大部分裝飾和至少一半的石柱框架都沒了,它仍然是帕提農。” [6]
3.2 日本的“古建筑保護”
3.2.1 日本伊勢神宮的重建
路易斯?康認為,形制并不僅是表面上的[7],這點對伊勢神宮來說尤其貼切。伊勢神宮每次重建時的屋檐、大梁的位置有所改變,初始看去,可能體會不到其一致性。然而,中心空的庭院、卵石鋪地和籬笆等象征精神空間的場所的一致性得以了延續,重建并沒有影響其形制的改變[8]。
伊勢神宮作為日本最重要的宗教建筑,每隔20年即重建一次,這無疑也給日本文化中對于的重建觀念帶來了影響,對日本新建筑的維持時間長短埋下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原因。
3.2.2 日本新建筑維持時間相對較短
除了伊勢神宮重建在日本文化中關于“重建”造成的影響,還有一些實際建造上的原因。日本的建造成本相對于地價來說很低,又由于遺產稅的影響和日本對于新技術新材料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日本建筑的重建[9]。
3.3 中國的“古建筑保護”
在中國的城市中,沒有什么留下來的地標建筑,這令西方很疑惑。然而,作為文化的最佳載體,中國的文字卻是世界上流傳最久的,承載著其精神遺存,文字的影響力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都能隨處體會得到[10]。中國的孩子在現代的建筑里朗誦唐詩宋詞元曲,卻甚至需要跋涉千里才能從直接感觀上讀出歷史的遺存,這在西方看來幾乎是不能理解的。
這從雷峰塔的重修就能很明顯地看出來。建于五代的雷峰塔采用的結實沉重的磚石做塔心,較輕的木材做飛檐、平臺。重建的雷峰塔與原來的雷峰塔從材質上和建構方式上都大有不同。但是人們絲毫沒有介意這一點,它的存在代表著一種象征,是西湖所不可缺少的精神依托。這也類似于“托物言志”,“物”是什么樣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精神的寄托。雷峰塔重建的總設計師也稱:“重修不是單純的復原”,“技術上是現代的,形象上要能傳達歷史信息。” [11]
4 西方、日本、中國在現代城市規劃和建筑上的差異
西方、日本、中國對“古建筑保護”的理解及保護措施的差異,必將導致其在現代城市規劃和建筑上的差異。
西方不追求光鮮的建筑外表,看重的是整個城市的活力。他們將建筑看做是城市流動的“摩擦力”,如水流般,帶來不同的空間體驗。各種各樣的建筑由其對城市的貢獻達到永恒[12]。這也不難解釋為什么西方的城市中會有很多的廣場,為什么西方的建筑形式和材質一直未改變了。
日本除了建筑更新速度快,城市的變化也十分迅速。日本由于遺產稅較高,繼承人必須要繳納50%的稅。于是很多情況下,建筑及地塊的繼承者需要賣掉其中一塊地,將另一塊地重建[13]。這也導致了日本的地塊越來越細碎,建筑的更新速度也很快。
中國由于不太看重物質的遺存,所以近年來也不斷地嘗試新的建筑。國家大劇院和央視大樓的誕生也證明了這一點(圖2)。 然而,中國的城市結構還是較為內斂的,人的城市性較為微弱,習慣在自己的區域內活動。例如,如果問一個在楊浦區居住的上海人關于浦東的事情,雖然只有一江之隔,但是他們可能幾乎一概不知。他們發生城市行為的范圍很小,最遠可能就到楊浦的區中心購物、活動。這點可能也是古代中國人行為方式的延續:古代中國幾乎沒有城市性的重大節日,在過節日的時候往往登高、掃墓、家庭聚會等,很少在城市層面上發生一些大型的活動[14]。這從古代城市的平面布局也很容易能看出――古希臘城市的肌理中,很明顯充斥著公共活動空間(圖3);而中國的城市,無論長安還是汴梁,都沒有城市廣場或公共活動場所(圖4)。
圖2 國家大劇院
圖3希波丹姆規劃的古希臘城市 圖4唐長安城復原圖
5 結語
不同文化差異下對建筑的保存給我們很大啟發。其實,分析下來,對于物質保存和精神保存也沒有絕對的界限。例如羅馬的陵墓,雖然遺存下來了,人們也能感受到那種紀念的氣氛,但是在祭祀誰?他做過什么?這些問題卻很少有人回答得出來[15]。有時,保存的只是一種類似“基因”的感覺。例如,單獨看一對父子的眼睛、鼻子等等,可能不會發現太多的一致性,然而,當它們組合后,卻能明顯地看出他們是父子。這就類似于建筑“形制”的延續,一種風格的建筑,不一定必須完整地恪守固定的比例、尺度和做法,但是卻很輕易地看出風格上的差異。
我們現在創造的即是今后的“古建筑”,那么,我們在建造時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我認為,在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修復的可能性。例如蓬皮杜藝術中心,外露的結構雖易破壞,但是可以更換,而里面的結構卻無法替換,結構的整體性還是會下降很多,這就是設計時沒有對維護的便利性做太多考慮的結果。[16]對于構件來說,耐久性本身就不好,也許就應該設計成容易更換的,這樣,才能在建造時就給“古建筑保護”和“記憶的遺存”帶來便利。